得知王毅要見,賈陽在次日一早,便來到了穀溪村。
如今,靠著穀溪村的好鹽,賈陽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已經賺了兩千多兩銀子。
雖然離還債百萬兩還有很大的差距,但至少是看到了希望。
而且,最近這段時間,賈陽明顯感覺到穀溪村的食鹽產量在大幅增加,他上次拿到的鹽,有六十幾石,這一次過來,他看到了交貨地點有不下百石的食鹽。
按照這種情況,他相信要不了多久,百萬兩的舉債,將不再是什麼大問題。
“賈陽,見過大人!”來到王毅的辦事處,賈陽恭敬的對著王毅行了一禮。
“老賈,不必多禮,請坐!”王毅笑著抬手示意,接著說道“咱們開門見山,聽說你想販賣的商品來穀溪村?”
賈陽在凳子上坐了半邊屁股,對著王毅拱手道“是的,大人!”
他經常來穀溪村,看到人口越來越多,卻沒有任何商鋪,於是便看到了這裡的商機。
王毅點頭,道“嗯,正好我也有發展商業的想法!”
如今進入製鹽、煤炭、煉鐵等作坊的人越來越多,護民軍和護民隊的人數也大幅增加,發出去的工錢和軍餉,那可是每個月幾千兩銀子,幾乎等於隻出不進。
這些錢不流通起來,那就等於是石頭。
所以,會議上聽到賈陽想販賣商品來穀溪村,他就有了發展商業的想法。
通過商業,讓穀溪村軍民手中的錢流通起來,他通過商鋪和收稅的方式,讓銀子回到他手中,如此便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先前定下護民軍每人每月二兩軍餉,護民隊每人每月半錢銀子,那都是礙於手中銀錢有限。
聞言,賈陽麵色一喜“這麼說,大人同意了!”
王毅點頭,道“自然同意,但我需要收稅!”
“收稅?”賈陽臉上的喜色減半,問道“不知大人要如何收稅?”
王毅想了想,道“按照物品種類和盈利多少,決定收稅高低,最低二十稅一,最高三稅一……”
他將收稅的明細講了出來。
“這……大人,這收稅是否有些高了?”賈陽麵有難色。
大明的商稅是三十稅一,可比王毅說的低不少,而且,大明商稅已經如同一紙空文了。
王毅笑道“在我的計劃中,穀溪村以後平均每人每月不低於一兩銀子的收入,且會生產出物美價廉的商品,到時你可以販賣出去!”
說著,他看向賈陽“你想想,穀溪村如今這麼多人口,若你每月能從每個人身上賺一錢銀子,交完稅,你能賺多少錢?不會比你現在販鹽賺的少多少吧!”
賈陽陷入了沉思,他販賣商品來穀溪村,就是看中了穀溪村有一部分百姓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且收入不低。
就目前來看,每月能有半兩銀子收入的人,已經超過了三千之數。
且按王毅對穀溪村的發展計劃,以後穀溪村的人口還會大幅增加,若人人都能有王毅所說的一兩銀子收入,那這將會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消費群體。
“老賈,你不妨試試看,相信不會讓你失望!”王毅笑著開口,他話鋒一轉,道“即使你不參與,我也會尋找其他人!”
既然想到了商業方麵,那他自然是有著詳細規劃的,目前穀溪村就食鹽這一條財源,肯定是不夠的。
等伏龍窩開發出來,空閒出勞動力,他便要開始著手其他財源的事情。
“大人,我試試!”賈陽對於穀溪村生意是很心動的,且這些日子對穀溪村的了解不斷加深,對王毅也尤為佩服,自然十分信任王毅。
作為一個從商多年的人,他的嗅覺是很敏銳,知道穀溪村以後會是一個龐然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