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尋這種強行逼迫朝鮮百姓修建港口的做法,也是馮保樂於見到的結果。
倭寇強迫朝鮮百姓修建港口,自然是不會給其工錢的,甚至朝鮮百姓每天隻能吃到一口飽飯,這種待遇,建造港口的速度雖然比不上花錢招募的百姓,但卻勝在省錢和質量過關,畢竟質量不過關的話,修建港口的朝鮮百姓可就性命不保了,同時還能體現出倭寇的殘暴,以及朝鮮王李倧的無能。
哪怕是李琿因為勾結倭寇的名聲在朝鮮民間傳開,遭到朝鮮百姓的口誅筆伐,也對馮保沒有任何影響,相反,一旦朝鮮王室李氏的名聲敗壞,更有利於今後楊三生派兵入主朝鮮。
最後,這些修建好的港口,馮保隻需要一句話,就能全部接收,既得到了一座完善的港口,省去修建需要花費的錢財,還能收獲當地百姓的民心。
當楊三生派兵占領這些地方後,這些百姓隻需知道,漢人占領這些地盤後,他們的日子可比在朝鮮大王李倧,以及倭寇的手底下好過就行了。
……………………………………………………
七天後,麗水縣縣衙。
“報!”
一名倭人士兵急匆匆的闖入縣衙內,跑到一間房外,大聲說道:“二十裡外,發現朝鮮大軍,正在向麗水縣靠近。”
正在房間和兩名妙齡女子快活的山本尋聞聲,迅速穿戴好衣衫,急匆匆的走了出去。
為了儘快誕下子嗣,山本尋這些天可是費儘心思的耕耘。
“敵軍有多少人?”
山本尋迅速來到大堂,此時,大堂內正端坐著十幾名將領,這些人都是山本尋的心腹。
“啟稟將軍,敵軍對外聲稱十萬人,不過,經過斥候探查,敵軍人數最多不超過四萬,其中可戰之兵不足兩萬。”
“很好,根據情報,朝鮮大軍中並不存在火器,此番朝鮮人主動來襲,正好向明軍展示我軍的重要性,至少也要比肩釜山港的鬆前藩!”
山本尋思索片刻,用著蹩腳的漢語說道。
自從山本尋決定投降明軍,就打定主意,要努力學習漢語,如今,明軍控製了對馬藩、鬆前藩,更是利用前朝鮮大王李琿的名義,占領了濟州島、巨濟島以及蝦夷島等島嶼,其用心已經昭然若揭。
想必用不了多長時間,這些以他人名義占據,實際上被明軍占領的土地,很快就會成為漢土,因此,山本尋明白,此時再不用心學習漢語,向明軍表示忠誠,今後恐怕再也沒有機會了。
很快,山本尋就率領城中的八千精銳,向著朝鮮大軍的方向而去。
據城而守可不是山本尋的個性,更何況,麗水縣城牆也就不到三米高,城中也沒有儲備多少守城器械,就連弓弩都沒多少,此番登陸,明軍隻把近戰武器還給了他們。
沒有遠程武器和守城器械,山本尋還不如主動出擊,畢竟他率領的這支軍隊可是德川家光的精銳部隊,戰鬥力肯定比朝鮮士卒強大。
並且山本尋也需要機會表現自己的價值,否則,明軍還不如資助釜山港的鬆前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