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走寺澤堅高和六十餘艘倭國戰船後,王明玉就與格特曼分彆,率領麾下的五艘戰艦向著種子島而去。
格特曼則率領兩艘戰艦並帶著兩名寺澤堅高的親信,返回對馬島等候消息。
……………………………………………………
日本,江戶港。
自從德川幕府閉關鎖國之後,江戶港已經很久沒有超過百噸的船隻停泊在港口,可是,如今不一樣了,自從荷蘭人與德川幕府達成交易,江戶港內的幾座造船廠就進行了擴建和改造,並且在之後的兩個月的時間裡,江戶港就出現了第一艘超過百噸的柯克船,緊跟著就是超過百噸的加萊船,直到一年後,江戶港內的大部分漁船和商船噸位都超過了百噸。
柯克船和加萊船的下水,意味著德川幕府終於擁有了製造大型艦船的能力,同時,也為德川幕府收複天草島和蝦夷島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隻是,還未等德川幕府的海軍強大起來,屋久島和種子島的求援信就打破了德川家光的幻想。
明軍艦隊的突然來襲,必然會發現德川家光隱藏在屋久島和種子島的艦隊,並且屋久島和種子島上都建造了大量的西式炮台,如若屋久島和種子島失陷,明軍戰艦就可以依托這兩座島嶼,對日本沿海展開無休止的襲擾。
因此,德川家光才會冒險派遣二十艘柯克船和三十艘加萊船對屋久島和種子島進行支援,哪怕此舉會暴露他隱藏的所有艦船。
但隻要能守住種子島和屋久島,德川家光就可以為自己爭取大量的時間,等到他麾下擁有數百艘加萊船和柯克船時,哪怕明軍的戰艦再凶狠,麵對如此龐大的艦隊,也隻能退避三舍。
更何況,荷蘭人也不會坐視德川幕府的艦隊被滅,畢竟荷蘭人可是對德川幕府牽製明軍艦隊抱有極大的期望。
……………………………………………………
1639年,11月初,五艘揚字級戰艦駛入東京灣,看見的第一座港口就是橫須賀港(位於日本神奈川縣東南部三浦半島的城市,北鄰橫濱,扼東京灣口,為首都東京的門戶),作為倭國東京的門戶,曆史上,此地是在十九世紀才開始發展,此前一直都是一座漁村。
不過,當荷蘭人對德川幕府進行援助後,橫須賀港的重要性就凸現出來了,沿岸建造了大量的岸防炮台,並且港內還有好幾座尚處在雛形的造船廠。
“1,2,3,……7,8,……12,整整十二座炮台!”
清晨,艦隊剛剛駛入東京灣,舉著望遠鏡的馮保,臉色陰沉的數著橫須賀港沿岸修築的西式炮台。
通過這些早就修建好的炮台,馮保可以確定,德川幕府應該是早就預料到會有今天,因此提前在東京灣的入口修建了大量的炮台。
麵對數量如此多的炮台,馮保並沒下令對橫須賀港進行炮擊,他還沒有蠢到與堅固的岸防炮台對射,哪怕這些岸防炮台上安裝的都是十八磅炮,在隻有五艘戰艦的情況下,艦隊的火力,還不足以讓他直接無視這些炮台。
五艘揚字級戰艦的出現,也被橫須賀港的倭寇發現,一艘倭國快船沿著海岸線向著海灣內駛去,陸地上,也有傳令兵騎馬向著江戶港而去。
“繞過這些炮台,咱們到江戶好好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