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程的路上,馮保順便把移民伊豆大島的具體方案規劃出來。
移民伊豆大島,說是移民,其實和流放差不多,因為伊豆大島周圍,除了伊豆群島這些小型島嶼外,隻剩下倭國領土,要知道,明軍和倭國交戰,雙方的商人和平民自然不可能互通有無,特彆是伊豆大島這種戰略要地,更加不可能允許與倭人有任何來往。
因此,伊豆大島上的百姓生活條件自然會比較艱苦,哪怕後期馮保把整個伊豆群島都納入掌控,這些島上的百姓日子也不會太好過,當然,島上百姓的衣食住行和日常的生活物資肯定是充足的,就是生活會顯得異常的單調,沒有太多的娛樂項目。
所以,馮保打算,把濟州島、對馬島、首裡城、蝦夷島上的一部分罪犯送到伊豆大島和其他的伊豆群島上,並許諾那些罪犯,隻要他們願意到伊豆群島上定居,就可以免除他們所犯下的罪責,同時還免費贈送他們島上的土地。
至於伊豆群島上的倭人,處理起來就更簡單了,不願意離開的,就地格殺,願意離開的,統統送到朝鮮的興海郡或蔚山郡定居,一舉兩得。
……………………………………………………
種子島,西之表港。
王明玉經過幾天的航行,終於抵達了西之表港,首先印入王明玉眼簾的就是,大量被俘的倭國戰船停泊在港內,正在接受港內船工的修繕,這些船隻的噸位讓王明玉意識到,為何副都督楊三生會命令他、孟超和馮保合作,共同剿滅倭國的海軍了。
哪怕王明玉從未見過這兩種類型的船隻,但也明白,擁有這兩種戰船的倭國艦隊一旦選擇在本國的近海作戰,且依托岸邊的炮台協防,明軍若是進攻,在戰艦數量不多的情況下,是很難取勝的,這就如同當初他們在笨港麵對鄭芝龍的艦隊一樣。
不多時,王明玉就下了船,並在碼頭見到了前來迎接的孟超,兩人相互寒暄了幾句,王明玉從孟超的口中得知馮保的去向。
為了不跑更多的冤枉路,王明玉決定讓艦隊在種子島上休整幾天,看看島上的風景,等待馮保返回。
隨後,王明玉就開始向孟超詢問關於柯克船和加萊船的相關情報。
……………………………………………………
經過三天時間的了解,以及登上柯克船和加萊船實際操作一番後,王明玉更是加重對此前的擔憂,因為,倭寇一旦擁有大量的加萊船,在近海作戰中,明軍戰艦絕對討不了多少好處,若是被倭國牽製住明軍大量的戰艦,那東南亞的荷蘭人很有可能開始製造麻煩。
到時候,楊三生再想從荷蘭人手中奪下印度尼西和馬來西亞等地,就很困難了。
好在他們及時發現,趁著倭國還沒有壯大起來,把這團火苗熄滅,明軍在東亞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
天草島,聖子城(原富岡城,位於天草島西北方向的一個小型半島內)。
當天草四郎麾下的海軍將領親眼看見濟州島的戰艦押送著十多艘俘獲的德川幕府戰船從天草島西麵大搖大擺的路過,並且還專門派人乘船去確認過後,立刻就把此事稟告給天草四郎。
“聖子大人,經過三川主教的確認,濟州島的艦隊擊敗了德川幕府由新式戰船組建的艦隊。”
一名身穿天主教,大主教服飾的中年男子,對著天草四郎恭敬的說道。
“川田大主教,此次攻打五島,就由你為主帥,務必要把五島內的所有人口和財寶儘數拿到手!”
天草四郎聞言,立刻下達了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