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剩下的事情就交給你二人處理,本將會即刻乘船去濟州島,通知馮保去聯係天草島的那夥叛軍,到時候,時機成熟,我會派人聯係你二人,與天草島的叛軍,共同夾擊那十萬幕府大軍。”
王明玉說完,便讓寺澤堅高和鬆浦重信二人離開。
……………………………………………………
十日後,1639年11月下旬。
一支大型艦隊出現在南伊豆町沿岸,被岸邊的倭人百姓發現,此消息很快便被幕府之人得知。
這支艦隊正是馮保率領的移民船隊,但船隊中最小的一艘船隻都有兩百噸,對倭人來說,確實如同戰艦一樣。
兩個時辰後,船隊抵達伊豆大島西麵的元町港。
馮保乘坐的戰艦最先靠岸,他需要先了解一下,這段時間,伊豆大島的情況,以及南麵那些島嶼的情況。
碼頭上,張嵐和田正等人早已恭候多時。
“啟稟將軍,整個伊豆群島上的倭人已經全部投降,不過,由於近段時間我軍封鎖了東京灣,使得伊豆群島上的基礎物資和糧食受供給到了極大的影響。”
見到馮保下船,張嵐第一個上前,對馮保彙報著最新的情況。
“噢?你的意思是,這些島上的糧食產量並不能滿足島上之人的消耗?”
馮保聽出了事情的重點,若是島上的糧食產量不足,的確是件頭疼的問題。
“回稟將軍,伊豆群島上的倭人,幾乎都種植的是水稻,至於其他的農作物極少,因此,島上倭人對於主糧的消耗較多,好在還有漁船可以捕魚,因此,食物方麵還是可以滿足的,不過,以往伊豆群島上的倭人所捕獲的漁獲,大部分都是拿去江戶等地換取基礎的生活物資,這段時間,由於我軍艦隊的封鎖,伊豆群島上的基礎生活物資捉衿見肘,所以,末將建議,儘快把島上的這些倭人遷走。”
張嵐這番話的意思很明顯。
伊豆群島上種植的糧食足夠養活島上的這些倭人,要知道,這些倭人種植的還都是水稻,要是把這些水稻換成土豆、番薯或玉米之類的,產出的糧食,不僅可以滿足島上百姓的需求,還能為軍隊的後勤提供部分保障。
但隻要還有倭人居住在伊豆群島上,馮保和張嵐他們就不可能把土豆、番薯以及玉米這種高產量的糧食種植在島上,所以,張嵐才會提出儘快遷走島上的倭人。
同時,張嵐也表明,伊豆群島上的糧食雖然可以自給自足,但卻極度缺乏其他的生活物資,因此,這也意味著,往後需要有商船定期前往伊豆群島,為生活在島上的百姓提供基礎的生活物資。
對於馮保和張嵐等人來說,安排商船定期前往伊豆群島,大概率是虧本的買賣,因為伊豆群島能提供的商品僅僅隻有漁獲,要知道,這漁獲可是目前楊三生治下的貿易體係中,最為龐大的貿易商品了,價格也相對的低廉。
因此,往伊豆群島運貨,必然是虧本買賣,若是做這些虧本的買賣是為了幫助伊豆群島上的倭人,馮保和張嵐等人肯定是不願意的,所以,遷走島上的倭人,讓漢人長居這些島嶼,哪怕今後前來伊豆群島做買賣的商船做的是虧本買賣,他們在心理上也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