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得知山海關失陷時,臉上隻出現了一絲擔憂,緊跟著就是希望的神情占據了整個臉龐。
因為按照洪承疇的規劃,四萬大軍,想要護著崇禎以及京師中的諸多達官顯貴逃亡南京,基本上不太可能,因為李自成的大順軍中擁有上萬的騎兵,而洪承疇麾下的四萬大軍,隻有幾千騎兵,想要突破李自成的包圍圈,沒有外力借助,肯定是不行的。
而原本山海關的守將吳三桂是有機會率領關寧鐵騎打破大順軍的封鎖,奈何山海關失陷後,吳三桂根本沒有率軍趕回京師,而是直接南下逃亡,洪承疇根本沒有機會與吳三桂取得聯係。
眼下,洪承疇隻能借助關外韃子的力量,來牽製住李自成的大順軍。
隻要李自成的大順軍忌憚韃子的力量,洪承疇就可以趁機帶著崇禎突圍,把北京城留給李自成和韃子爭奪。
隻要這兩方因為北京城的控製權而交戰,洪承疇的計劃就能成功。
……………………………………………………
當多爾袞率軍兵臨薊州城時,薊州城守將直接獻城投降,當正在猛攻大明京師的李自成得知薊州城被清軍占領後,瞬間停下了攻勢,立刻撤出了攻城的部隊,轉而開始圍困京師,並派劉宗敏領兵五萬,前往薊州,防備清軍突襲。
此刻,原本激烈的戰事,頓時停滯住了,就如同暴風雨前的寧靜,此刻的三方當事人心中都明白,此時的寧靜隻是暫時的,待到寧靜過後,就是狂風驟雨。
……………………………………………………
京師,皇宮大殿。
李自成麾下的大順軍暫停攻城後,當初向崇禎主張南遷的大臣左都禦史李邦華、李明睿、少詹事項煜,以及新樂侯劉文炳、駙馬都尉鞏永固等人全都受到了重視。
並且崇禎也讓這些人與洪承疇一起商議如何突圍等事項。
在李自成大軍尚未圍困京師前,崇禎分彆於今年二月十三日、三月六日和三月十八日,下達了三次罪己詔,隻是,這些罪己詔的目的,都是在於爭取人心和分化起義軍。
隻是,此詔書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起義軍正是如日中天之時,大明卻危如累卵,如此危局,豈是崇禎的幾份罪己詔所能挽救的?
從這些事情來看,若非京師被李自成的大順軍圍困,崇禎根本就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還在做著有人能力挽狂瀾,扶大夏之將傾的春秋大夢。
……………………………………………………
京城內。
崇禎以及一些主張南遷的大臣們,正在商量著南遷之事,可不是所有的京城人士,都期望跟隨崇禎逃亡南京。
其中就許多在京城家財萬貫的勳貴和官僚家庭,這些人,完全不願意跟隨崇禎南逃,甚至還想放李自成的大順軍入城,這樣一來,他們不但可以獲得從龍之功,還可以保住自己在京城的財產,簡直是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