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洪承疇終於明白,為何楊三生會讓他來格物院看看了,因為,就像此前孫元化對他說的一句話一樣,‘格物,改變生活。’
……………………………………………………
“初陽兄,在下家中有一子,可否送入格物院學習?”
冷靜下來的洪承疇,已經意識到,今後這天下的主人會是誰後,對著孫元化問道。(洪承疇長子,洪士銘(1631年—1678年),今年十四歲。)
“隻要是未滿十八歲的學子,皆可來格物院進行測試,隻要通過測試,自然能夠入學,不過,格物院對儒學的教學並不多,更多的則是格物方麵的教學,彥演兄,你可得考慮清楚了。”
孫元化特地在‘儒學的教學’加重語氣,就是想要洪承疇明白,一旦他讓自己的兒子進入格物院學習,今後,他們洪家可就站在儒學的對立麵了,這也是格物院內的一些學子從家裡偷跑出來參加測試的主要原因。
因為在儒學的觀念中,格物學是奇淫巧計,乃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邪門歪道,一旦洪承疇讓他的兒子進入格物院學習,那就意味著,洪承疇的兒子需要擯棄儒學,成為格物新學的學子。
雖說洪承疇乃是儒家學子出身,但他思維活絡,否則,曆史上他也不會投降滿清了,這就說明洪承疇此人,乃是善於變通之人,明白順勢而為的道理。
“初陽兄放心,若是格物能給百姓減輕負擔,能給天下帶來改善,就算放棄儒學,那又如何!”
看著身旁的蒸汽抽水機,洪承疇臉色嚴肅,沉聲說道。
……………………………………………………
當天晚上,洪承疇離開格物院,返回居住的小院子,立刻開始給身在福建的兒子寫信,讓兒子前來笨港的格物院參加入學測試。
翌日清晨,洪承疇便把寫好的信件交給小院外的下人,讓這下人幫他把信寄出去。
洪承疇此舉也是為了讓楊三生知曉他的決心,作為曾經的上位者,洪承疇如今的年紀並不大,若是讓他今後以平民的身份度過此殘生,他肯定是不願意的,所以,他希望能加入楊三生的麾下,成為一名開國功臣。
不過,洪承疇身上也有文人的通病,他並不願放迂回的方式,不過,楊三生安排他去菲律賓等地參觀,必然是有招募他的想法。
對於楊三生的心思,洪承疇心裡自然明白,因此,此次前往菲律賓群島,洪承疇可不僅僅隻是參觀而已,更多的則是,他需要為楊三生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否則,他這個半道加入之人,如何能成為楊三生麾下的高層之一。
……………………………………………………
幾天後,鎮國號返回笨港,並開始準備物資前往小呂宋港。
待到鎮國號的起航工作準備完畢後,施琅帶著幾名下屬,親自來到洪承疇居住的小院子來請人。
“洪先生,本將名叫施琅,乃是鎮國號的副艦長。”
小院內,施琅對著洪承疇客氣的說道:“本將今日到訪,乃是奉命接洪先生上船,與本將一同前往小呂宋港,不知洪先生是否做好了準備?”
“施將軍客氣了,勞煩施將軍親自前來,老夫這就隨施將軍一同離開。”
早已準備好出發的洪承疇立刻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