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楊三生準備用抽血的方式,逐漸消耗滿清、大順和大西的戰爭潛力時,滿清與大順軍的交戰,出現了重大的轉折點。
李自成的大順軍,在與滿清交戰了一年多後,再次不敵滿清,滿清攻占太原,大順軍已難以抵擋清軍的兵鋒。
1646年,一月初,滿清豫親王多鐸、智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率軍在懷慶地區擊敗當地的大順守軍後,於孟津縣(距離洛陽北部不到四十裡)渡過黃河,進入陝州(河南省陝縣)。
大順軍張有曾部,於靈寶縣阻擊滿清大軍,因兵力有限,被滿清大軍擊敗,滿清多鐸部,率軍推進到距離潼關二十裡的地方紮營。
此時,大順軍在潼關的守軍,隻有巫山伯馬世耀麾下的七千餘兵馬,根本擋不住多鐸率領的數萬滿清大軍。
不久,李自成得到消息,直接率領部下劉宗敏、劉芳亮等將領,以及大順軍的主力部隊,匆匆趕往潼關。
同時,滿清也對奪取潼關的戰略意義高度重視,加大了兵力的投入,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增派固山額真阿山、馬喇希等人統兵經山西蒲州渡河協助多鐸部攻打潼關,並且,此番進攻潼關,多爾袞還把滿清軍中絕大部分的火炮調往潼關方向。
1646年,二月初。
大順軍劉宗敏率先出戰,戰敗,幾日後,大順軍劉芳亮領兵出戰,又被清軍擊敗,之後,李自成親率馬、步兵正麵迎戰多鐸部的八旗大軍,然而,大順軍再次不敵清軍,損失大量步兵。
之後的幾天,李自成連續派兵夜襲清軍營壘,均無功而返,沒有取得任何效果。
二月中旬,多爾袞調來的上百門火炮,抵達多鐸軍營,獲得火炮的增援後,多鐸於第二天指揮大軍,直逼潼關城下。
麵對清軍的咄咄逼人,李自成率兵頑強抵抗,采取鑿重壕,立堅壁,加強潼關的防守,隻是,麵對清軍上百門火炮的連續炮擊,大順軍的這些防禦工事,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與此同時,滿清英親王阿濟格部,正率領數萬大軍進入陝北,而大順軍的李過、高一功在延安、榆林等地頑強抵抗,可依然沒能擋住滿清南下的步伐。
阿濟格為了協助多鐸部進攻西安,留下大量明軍降卒繼續在陝北牽製大順軍,他則率領大軍南下,向西安方向推進。
當李自成聽聞阿濟格正率軍向西安推進時,瞬間慌了神,因為,西安作為大順軍的首都,大順軍的文武官員家屬和和財帛糧食等重要物資,可都在西安城內,一旦西安被圍,大順軍危已。
在兩路滿清大軍的逼迫下,李自成決定放棄西安,經過藍田、商洛向河南撤退。
等到李自成率領大順軍主力撤退後,大順軍的潼關守將,巫山伯馬世耀立刻便向滿清投降,至此,多鐸順利率軍奪取潼關。
然而,當天晚上,多鐸的部下,便截獲了一封密信,此信乃馬世耀所寫,信中言:此番馬世耀投降乃是詐降,馬世耀願意作為內應,請李自成率軍殺個回馬槍,內外夾擊之下,必然能大破潼關的滿清大軍。
多鐸看完信中內容後,勃然大怒,但卻並沒有聲張此事,而是在第二日天明,以打獵為由,在潼關西南十裡的金盆口設下埋伏,然後謊稱舉行宴會,把馬世耀麾下的士卒手中的武器全部解除。
隨著多鐸的一聲號令,埋伏的清軍突然衝出,把馬世耀及其麾下的七千餘士卒儘數屠殺殆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