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楊三生經過幾個月的準備工作,把蝦夷島的第四艦隊以及圍困日本的第三艦隊調回來近半後,終於在東番島集結了超過二十五艘揚字級戰艦和三百艘臨時征調的五百噸武裝蓋倫商船,在楊三生的親自指揮下,前往泗乘列島。
幾天後,艦隊抵達泗乘列島,而這支由數百艘大型船隻組成的艦隊,瞬間便讓杭州府和鬆江府陷入了恐慌之中,畢竟,這些地方與泗乘列島非常靠近,並且,如今南京朝廷的所有人都知道,福建的靖海侯與南京朝廷不睦,雙方之間的關係極度惡劣,特彆是南京朝廷對於清軍入侵江西一事,不聞不問。
很快,靖海侯的艦隊抵達泗乘列島的事情,便傳到了南京朝廷那些大臣的耳中。
得知這個消息後,整個南京朝廷的官員,全都慌了起來。
因為,如今的南京朝廷,根本就沒有可堪一戰的水師,就算是有可堪一戰的水師,可麵對數百艘大型夾板船,恐怕就算是大明全盛時期的水師,也敵不過靖海侯的這支水師艦隊。
南京朝堂上,一大群馬士英的朋黨和東林黨人,紛紛對靖海侯的行為口誅筆伐,直接就將靖海侯的這支艦隊稱其為叛軍,隻是,當一群人討論到該如何處置靖海侯麾下的艦隊時,方才那些還義正言辭的大臣們,全都眼觀鼻鼻觀心,閉口不言。
想要依靠南京周邊的五鎮應對?開玩笑,這五鎮哪一鎮有實力可以與靖海侯對陣,頂多就是牽製和威懾,要知道,他們現在可不是在北方,南京朝廷控製的大多數主要城市都鄰江、臨海,一旦靖海侯指揮麾下的艦隊封鎖海麵和江麵,都不需要靖海侯派兵登陸,失去物資補給的南京就將徹底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同樣的,江北五鎮在得知靖海侯率領艦隊陳兵在泗乘列島時,心中也紛紛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
雖說如今的江北五鎮各懷心思,但對於眼下的局勢,這些人還是看得非常透徹的。
就拿去年清軍與靖海侯麾下的軍隊爭奪江西的事情來說,曾經無往不利的清軍,被靖海侯以弱勢的兵力直接趕出江西,十餘萬清軍,隻有萬餘清軍騎兵逃回了武昌,並且隨著近幾年的接觸。
他們這些人也明白,那些流入他們手中的報紙上報道的內容,恐怕都是真的,否則,靖海侯如何憑借兩三省之地,便可以輕鬆供養如此龐大的艦隊以及陸軍,畢竟供養一支水師所耗費的銀錢,可不比供養一支騎兵要差。
同時,大明境內的那些富商都紛紛湧入福建和廣東等地,也同樣預示著,福建和廣東等地的繁華,畢竟商人都是趨利避害的人群,連那些精明的商人都這般做法,無不說明,靖海侯的實力強大。
……………………………………………………
幾天後,五鎮當中,有四鎮派人前往泗乘列島,向靖海侯表示自己的善意,並言明自己並沒有與靖海侯作對的打算,唯獨駐紮在真州的黃得功部沒有任何表示,宛如不知道泗乘列島的情況一般。
而得到四鎮表態的楊三生,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雖說此番楊三生率兵前來,就是為了控製南京,但若是遭到五鎮的集體反對,楊三生也不得不考慮一下,強行派兵進攻南京的後果。
不過眼下,五鎮中的四鎮都明確表態,楊三生也就沒有後顧之憂了,而楊三生也向這四鎮的使者表了態,等到他控製南京城後,四鎮此前從南京朝廷手中得到的好處,依然有效。
畢竟楊三生此番前來,隻是為了奪取南京,控製朱由崧這個傀儡皇帝,至於江北五鎮,他暫時還沒興趣對這些人動手,要知道,這五鎮的兵馬加起來超過了三十萬人,雖然楊三生並不懼怕江北五鎮,但若是彼此的關係鬨僵了,導致彼此大動乾戈,誰也不敢保證,這五鎮會不會狗急跳牆,投降了滿清。
另一邊,南京城中。
馬士英等人也與往常不對付的東林黨人聯合在一起了,因為現在雙方都有著一個共同的敵人,靖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