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沁部落與大清的關係雖然鐵,但科爾沁部落依然屬於是被大清征服的蒙古部落之一,雖然科爾沁部落從大清手中得到了大量的好處,甚至就連如今大清的皇帝都擁有科爾沁部落的血脈,但那又如何,滿洲人與蒙古人,始終不是一個民族,雙方之間定然存在著一些矛盾。
隻是這些矛盾在大清強大的武力威懾下,被隱藏起來而已,可一旦大清的實力出現衰退,壓製不住眾多的蒙古部落,便是雙方之間的矛盾,徹底爆發之時。
所以,曹變蛟此番率軍逼近通遼堡,並不是前去進攻通遼堡外圍的韃子大軍,而是讓韃子大軍意識到,曹變蛟會率軍去增援通遼堡。
這樣的話,曹變蛟就可以突襲韃子的援軍,打韃子的援軍一個措手不及。
當然,這個計劃的前提就是,通遼堡能守住,並且韃子對通遼堡不死心。
眼下,這兩個前提都已經完成,韃子大軍在第一次進攻失敗後,沒有率軍撤退就已經說明了韃子在想什麼。
不過這也不怪韃子主將如此冒險,畢竟這次韃子大軍若是撤退,下一次再來時,麵對的可就不是一座堡壘,而是兩座,甚至三座四座了,如今進攻一座堡壘都困難,若是真的等到下次再來時,整個通遼和長春可就徹底淪為漢人的地盤了。
……………………………………………………
半天後,多鐸布置在大軍外圍五十裡左右的探子便發現了曹變蛟率領的三萬騎兵的蹤跡。
當天晚上,多鐸與布和便收到了消息,得知漢軍騎兵正向著通遼堡方向而來。
隻是,大軍新敗,且漢軍騎兵使用的三眼銃,威力和射速都比清軍和科爾沁部落的騎兵弓箭厲害,因此,多鐸不打算現在消滅這些漢軍騎兵,隻是派人防備這些漢軍騎兵趁機突擊大軍營地,趁機與堡內的漢軍裡應外合。
同時,在這種情況下出擊漢軍騎兵也並不明智,草原廣袤,若是漢軍騎兵並不與他們交戰,他們這樣追下去,隻會是浪費時間,還不如就圍住通遼堡,逼迫漢軍騎兵前來與他們正麵交戰。
屆時,哪怕漢軍騎兵擁有火器上的優勢,但麵對騎兵數量陷入絕對劣勢的情況下,漢軍騎兵必然不是他們的對手。
“布和貝勒,如今乃是關鍵時期,若是讓漢軍成功增援通遼堡,就算攝政王派來了援軍,我軍恐怕也不見得可以攻下眼前這座堡壘。”
想明白後,多鐸轉身對著布和說道。
“王爺的意思是?”
布和疑惑道。
“布和貝勒,此戰勝負關係科爾沁部落的生死存亡,還望布和貝勒派人去向部落中的其他旗主求援,屆時,隻要能擋住漢軍的援軍,我大清勇士必然能攻陷此堡!”
多鐸一臉鄭重的說道。
聽完多鐸的這番話,布和也覺得有道理,畢竟科爾沁部落的勇士不擅長攻城,清軍的主力肯定會作為攻城的主力,到時候攔截漢軍援軍的任務,自然會落到科爾沁部落的頭上。
“王爺請放心,我這就派人去向部落中其餘七位旗主求援。”
……………………………………………………
六天後,多鐸派人送來的絕密加急信件送到了多爾袞手中。
可當多爾袞看完多鐸交代的內容後,整個人都呆住了,因為,多鐸在信中寫到,占領通遼地區和長春地區的漢軍擁有快速築城的神物,且建造的堡壘堅不可破,科爾沁部落已不可救,請大哥早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