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這個以一己之力創立了能夠與黑山軍一起並雄於世的白波軍統帥,此刻在軍中也還算是有一定的聲望,在他的提醒之下,眾人也算是稍稍的正襟危坐,看起來也算得上是一番樣子。
郭太輕微的點點頭,對眾人的反應表示滿意,隨後又詢問道:“如今那個吳戰所派出的先鋒軍已經離我們不足一日的路程,一路上更是擊敗了不少我們的兄弟部隊,不知道諸位兄弟們有什麼妙策可以退兵。”
“還請首領放心,我聽手下的兄弟們說這先鋒軍還不足萬把人,待我麾下的兒郎出兵,先將這一股先鋒軍吃掉,好好的挫一下他們的銳氣,說不定他們就會知難而退。而我們也可以借機壯大。”韓暹率先站了起來,跟隨過黃巾軍起義過的他,對於黃巾軍慣用的伎倆人海戰術極為的癡迷,自以為是的認為,隻要他這邊占據人數的優勢,就可以輕易的擊敗對手。
十幾萬對陣幾千人,優勢在我。
聽完韓暹的發言,與韓暹同為白波軍將領的楊奉身後的徐晃卻是有些坐不住,正想起身反駁一番,說他們賊寇和對方先鋒的騎兵在戰鬥力上還是有差距的,隻需要對方的一波衝鋒,以他們軍隊的軍事素質,估計就直接崩了。
可惜還沒有等他起身,楊奉的大手就不動聲色的按住了徐晃,原來,楊奉因為有一些小聰明,平常自認為算是一個聰明人,因此一貫看不上粗魯的韓暹,與他有不少的矛盾,如今看到韓暹不自量力的想要打這個頭陣,楊奉自然是想讓他吃個大虧。
可惜這楊奉自詡為聰明人,卻連事情的輕重緩急都分不清,在原史中的最後會落到被劉備斬首的境地,也是咎由自取。
不過楊奉對徐晃有救命之恩,因此徐晃對楊奉也是言聽計從,見他不想讓自己發言,徐晃也就繼續的修煉閉口禪。
幸好,郭太眼尖,看到了徐晃和楊奉的小舉動,他本來就頗為的看重這個楊奉麾下的將領,幾次想讓他自領一軍,結果這個家夥對楊奉是忠心耿耿,才讓郭太息了這個心思。
他正覺得韓暹的想法有些不妥,但是難得有人願意請戰,他也不好反駁,因此他對著徐晃說道:“哦,公明是有些什麼看法嗎,但說無妨。”
徐晃聽見郭太問自己,又看到楊奉還在給自己使眼色,思考了一番之後還是聽從了楊奉的安排,委婉的對著郭太說道:“如今我對上黨軍的實力還不太知曉。既然韓將軍願意為先鋒,不如就從了他的想法,先讓他出城戰鬥一番,或許,上黨軍的實力同樣的一般,能夠讓韓將軍立下大功呢。”
“哈哈,你這話說的我愛聽。你且放心,看我明天不出兵把他們殺一個稀巴爛。”韓暹思想單純,下意識的就認為徐晃認可了他的實力,因此也是激動的站起身拍了拍徐晃的肩膀。
“既然如此,那就有勞韓將軍了,我在這裡,預祝韓將軍旗開得勝。”郭太見徐晃都如此講,自己也就不再多言,對著韓暹一拱手,算是同意了他的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