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郭太密會南匈奴(1 / 2)

待這一群白波軍士兵罵完,不顧郭太儼然鐵青的臉色,直接調轉方向,朝著正在向他們衝來的上黨士兵乾脆的跪下,順手也將那粗陋的兵器甩到一邊,選擇了投降。

“被這群人這麼一搞,怕是人心浮動啊。我在軍中的聲望,也會一落千丈啊。”郭太看著他說出的話語起到了反作用,也是不由的歎息道。

但是,歎息歸歎息,郭太也是絕對不會回轉心意,冒著城破的風險放他們進來的。自己的安危,畢竟比什麼都要重要許多。

“投降者不殺,一個個蹲在地上,列好隊。一起帶走。”這一邊,帶頭衝鋒到了城牆之下的童飛望著城牆之上的郭太,自然也不會犯渾的選擇用自己的騎兵來攻城,而是瀟灑的將這一群降兵帶走,大搖大擺的離開城門,在不遠處紮下了營寨,等待著吳戰大軍的到來。

至於這些降兵之後怎麼解決,就不是他頭疼的事情了,他對自己的定位很明確,那就是負責打架,將阻擋在吳戰麵前的對手一一解決就完事了。

............

晚上,郭太再一次的召集了所有的白波軍將領前來議事,經過了白天的這一出,還折損了韓暹這位猛將,他麾下的士兵也在郭太拒不開城門的情況下全部投降,損失了一大筆有生力量,這些將領也沒有辦法趁機趁著韓暹身死吸收他的士卒,壯大自身的實力,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失敗。

因此,此刻偌大的縣府中氣氛顯得異常的低沉,諸位將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有選擇開口說話來觸郭太的黴頭,眼珠子倒是一個個都不停的轉動著。顯然,他們已經對郭太不抱有太大的幻想,再加上白天郭太毫不猶豫的舍棄了大量的士兵,也讓他們害怕下一個被拋棄的就是他們。因此人心開始浮動,已經在思考下一步的打算了。

白波軍的大船顯然已經有了沉沒的征兆,沒有人打算陪著郭太一起赴死,那麼就隻能選擇中途跳船了。

郭太見眾人不說話,哪裡還不知道他們現在抱著什麼心思,幸好,他也還有著後手,那就是已經內遷於汾河流域的南匈奴於夫羅,已經派遣使者前來與他交好,想要與他共同作戰。繼而使他們入主中原。

畢竟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皇帝既然讓皇甫嵩這一位軍功卓絕的老將擔任並州牧,又有不收回麾下部隊的吳戰入駐上黨,很明顯就是要對在並州已經丟失許久的河套地區動兵了。

這個時候,大量盤踞於河套流域周圍的異族們,自然也不會選擇坐以待斃,乖乖的等待著並州的力量整個完畢,朝著他們發起進攻,自然也要在背地裡搞上一些小動作。

而南匈奴這一支由於夫羅為首的民族,在原史中,東漢為了討伐張純和鮮卑的聯手,向匈奴調兵,於夫羅作為指揮官出兵援漢。

在188年,因為老巢南匈奴發生了政變,他的父親,也是部落的單於被殺害,於是於夫羅率眾赴漢申訴苦情,其後也就一直留在了大漢的境內。

之後,他又趁著漢靈帝的駕崩,於夫羅和白波賊合流進犯太原,河內等地,本來受命征討的董卓,卻因大將軍何進遇刺身亡,緊急調轉方向前往洛陽。

之後,於夫羅倒是可以算得上一個忠臣,他救援並保護了由長安逃亡出來的漢獻帝,

又與張楊一起投靠了袁紹,屯兵漳水,參加了曹操舉辦的諸侯聯軍。之後,他又叛逃袁紹,投奔袁術,又在袁術被曹操擊敗之後順勢投靠了曹操,再也沒有背叛過。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孫子,正是漢趙的開國皇帝劉淵,那一個在西晉末年的動蕩中崛起,以內徙匈奴屠各貴族身份建立了十六國的第一個少數族政權,開啟了十六國時期政治統緒的光文皇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