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便以二人始終並肩戰鬥的姿態,精心策劃未來的對抗策略。
果真如古人所雲世間之事,最怕用心。當齊淩全神貫注地思考如何充分發揮自己與竇蓉各自的特長,並設想如何巧妙地相互配合時,許多奇異而又易於製作的法寶便躍入了他的腦海中。
這便是來自二十一世紀的生活經曆所帶來的優勢。經曆過信息爆炸的時代,齊淩即便不精通打造法寶,也能對其基本形態和功能原理略知一二。
再加上他曾是一名軍人,接受過專業的訓練,並且在從事陰險狡詐的離魂谘詢顧問工作時積累了諸多腹黑計謀。這些多重優勢彙聚在一起,使得眾多世俗之人想都不敢想的“秘術法寶”得以應運而生。
大宋的百姓以農耕為主,秋收之後,壯丁們也會兼職做一些短工或是狩獵砍柴的活兒來貼補家用。因此,通往華山沿途的村落裡,齊淩並不擔心找不到能工巧匠。
他毫不吝嗇地拿出豐厚的酬勞,並耐心細致地向木匠和鐵匠解釋自己的設計理念。這些工匠見眼前的公子哥兒陽光開朗、談吐謙遜、出手闊綽,自然樂於助其一臂之力。
就這樣,在登上橫渡渭河的船隻之際,齊淩與竇蓉的行囊之中,已悄然多了幾件構思精巧的法寶“此物名為‘四足釘’,不論你如何投擲,它總會呈現出三足向下、一足向上的姿態。若有敵人追趕,你隻需將其擲至對方坐騎身後即可。”
在這個世界,名為拋石索的法寶並非凡物,而是需與幾種特殊煉製的靈罐結合使用,能於三十丈之外精準擲向敵人,擊中瞬間,罐內蘊含的石灰粉便會噴湧而出,迷眼刺喉,令人防不勝防。
那兩枚吹針,非同尋常,雖非致命殺器,卻足以施展陰柔之術,暗中傷敵。其外形與凡間的木棍無異,便於隱蔽,藏於披風之下,待時機成熟,輕輕一吹,針上的毒砂便能直撲對手坐騎或麵門,立現奇效。
這回旋鏢,又稱作飛行環,乃是一種專門針對敵方仙獸坐騎的秘寶。宜在無人之地勤加修煉操控之法,臨敵之際隻需朝著馬頸方向一擲,便能使敵手失去坐騎之力。值得注意的是,切莫輕易觸碰鑲嵌其上的銳利飛刃,以免自傷。
這個看似普通的布囊,其實內含玄機,填充有磨牙鋸末與石灰粉末。若修行者善用手中仙劍,同樣可將其投擲出去,砸向敵人或其坐騎的頭部,造成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船艙之內無所事事,且四周隔音結界穩固,不用擔心泄露秘密,齊淩便開始指導竇蓉熟悉這些修真界的新型法寶應用。
對於竇蓉來說,這些都是她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新奇事物。少女聆聽講解,連連點頭,眼中儘是對齊淩的敬佩與崇拜,早已將即將到來的危機拋諸腦後。
順利渡過仙河後的第三日黃昏,齊淩與竇蓉正欲尋覓一處荒僻村莊借宿休息。突然之間,側前方傳來幾道尖銳刺耳的妖哨之聲,“吱——吱————吱吱——”。
“小心!我們之前商定的應敵策略,執行第一套方案!”齊淩身形未動,立刻下令。
話音剛落,他疾速俯身,從備用仙獸背上取下一襲經仙力改造過的絲綿護體軟甲披在身上,接著抓起裝有投石索與靈罐布袋的乾坤袋。
竇蓉亦跟隨其動作,取下一件布滿口袋、內置各種符咒的絲綿坎肩,迅速裹住上半身,並放慢坐騎速度,保持在其身後半個馬身的位置。原本並駕齊驅的兩人,轉瞬之間變為前後列隊。
此時,附近的山路上驟然現出二十餘名身影詭異的修士。為首的四位大漢騎乘著神駿妖獸,兩位手持靈槍,兩位握著寒光閃閃的仙刀;緊隨其後的十九名弟子則各持法寶,有的拉弓搭箭,有的舉盾執草繩,堵住了他們的前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