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魂變:齊淩之抉擇》全本免費閱讀
誘蛇出洞,需有足夠的耐心,而齊淩曆經兩世,最不缺乏的便是耐心。
他緩步東市,悠然自得,手中又添了一卷自稱“柳公權六世孫”親筆書寫的經卷,還有一盒來自丹州的珍貴端硯。
眼看東市臨近儘頭,人群漸疏,沿街的商鋪售賣的物品也越發樸實。
從馬鞭到扁擔竹筐,再到頭巾、布鞋、米麵油鹽,價格低廉得令人驚歎!
永興軍路的常平倉,用於救濟民眾穩定糧價,便坐落在東市出口,高一丈四尺的院牆緊閉,門上的銅釘熠熠生輝。
“此地空曠極了!”齊淩顧慮自己逛得太久,竇蓉和竇沙姐弟會不顧張帆勸阻,徑直來找他,於是悄然對武二示意,笑道。
“確實,府君,我們衙門那邊可沒有這麼開闊呢!”武二憨厚地應和,接過齊淩手中的燈籠,“府君可要進去歇息一下?我替您提著燈籠。”
說話間,武二未留意腳下,被磚塊絆了一下,忙伸手扶住柳樹,卻不慎觸動腰間的刀鞘,發出“叮”的一聲,佩刀跳出半尺,陽光下寒光閃爍,眾人儘收眼底...
...
暗中尾隨齊淩,伺機刺殺的“痣目者”與其同僚皆心頭一震,本能地舉起手中兵刃。然而,貼身侍衛武二驀地收起手中的靈兵,擋在齊淩麵前,慌忙賠不是:“監察大人莫怪,莫怪,屬下初次遊曆長生城,適才眼花,未留意腳下之路。”
武二拙劣的演技令眾人搖頭失笑,齊淩也隻能配合地繼續演下去:“無妨,此物你暫且收好。速速回去,再拖延恐令夫人擔憂!”說完,他將燈籠柄反轉遞給武二,手握端硯木盒,從容轉身。
刺客們深知若讓齊淩重返人群,他們的計劃將難以實施。“痣目者”果斷對同伴使了個眼色,眾人分作三路,迅速向齊淩逼近。
其餘假扮百姓的刺客亦自然而然地分為三組,有人掏出秘寶,有人抽刀出鞘。
未及他們發動攻擊,街頭突然響起一聲驚呼:“巡查使齊大人留步——”
隨之,一名頭戴淡紫輕紗的女子掙脫身旁隨從,疾奔向齊淩。她邊跑邊竭力揮手:“他們在算計你,蓮花戲班實為赤蓮邪教的巢穴。快逃,快逃,四周都是他們的人!”
“紫菱——”齊淩瞪大雙眼,驚愕地應聲,“停下,彆過來!我已經看到他們了!”
智者千慮,終有一失。設局時,他周全考量,連每一個可能的細節都預設了應對,甚至親自圈定了長安集市的地圖,指示武二與李遇多次秘密偵查。
然而,他萬萬沒想到,僅有一麵之緣,信中多論詩詞秘聞的許紫菱,在生死關頭竟會冒險示警。
此刻,不僅他措手不及,那些化裝成平民潛伏於各雜貨店的鎮戎軍老兵,也對突現的美貌女子不知所措。
武二之前暗中示意,要他們做好保護齊監察的準備。但武二並未明言,是否要救這個拚死示警的女子?
驚疑之際,“痣目者”等人高喊:“斬除權奸,為民除害!”隨即又派出第四隊人馬,直撲許紫菱,刀鋒霍霍。
“小心——”齊淩欲衝上前相救,已是不及,隻好取出硯台,向著最近許紫菱的刺客擲去。
“砰!”偽裝的花崗岩石硯重逾一斤,直擊刺客額頭,霎時血濺四濺,刺客慘叫一聲,仰麵倒地。
"咄——"許紫菱驚覺自身已成他人暗襲的目標,恐懼令她駐足,悲鳴響徹九天。
那些逼近的殺手無暇分辨她是何方神聖,片刻猶疑後,刀鋒再次高舉,直指蒼穹。
"除魔衛道啊——"眾多刺客狂吼著撲向齊淩,欲將他碎屍萬段。
"紫菱,快逃,往店裡去!"齊淩心急如焚,手中卷軸翻飛,大聲呼告。
"護駕!"
"無關者速退!"
"所有人進入店內,切勿外出!"
...
四周雜貨鋪內,鎮戎軍的退役老兵們不再猶豫,蜂擁而出,大喝連連。他們舉起藏於竹筐、扁擔、雞公車內的兵刃,在齊淩前方築起銅牆鐵壁,與刺客激戰。
"咻咻咻——"幾支利箭突然自窗欞飛出,直取齊淩心口。
武二早已蓄勢待發,迅速卸下背上的披風,猛力一卷,如大麾般,將所有箭矢悉數掃落。
"判官入倉,此地交予我!"憂慮齊淩安危,武二揮舞披風抵擋箭雨,不回頭地大聲疾呼。
這是原定的誘敵深入之策。一旦刺客發動攻擊,齊淩便遁入常平倉院內,緊閉大門。
接著,武二與李遇帶領鎮戎軍的舊部守在門口,阻擋刺客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