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雙人劍(2 / 2)

入仕二十載,他深知身後的大宋皇朝與當今帝王之心,何其深不可測。更知政鬥之凶險,猶如修道者的逆天之爭。

多數時日,官場之中並無絕對的正道與公正,勝負全憑勢力較量,以及君主最終之抉擇。涉入刺殺疑雲的僚友們,顯見得受高人指點,其精妙之處,在於將齊淩與他置於永興軍路官場的兩端,互為敵對。

身為大宋實質上的副相,寇準一腳已踏入相位,自然期盼能一舉鏟除紅蓮教、彌勒教、純陽教三邪宗,為大宋換得三十年以上的太平盛世。

然而,大宋天子之意,或許並非如此。

天子更願永興軍路儘快恢複安寧,回歸常態。至於官員們暗中的醃臢之事,若非效忠紅蓮聖母,其餘皆可容忍,視而不見。即便是以乞丐貧民替換死刑犯,或是勾結地頭蛇欺壓無辜,於天子眼中,不過是微不足道之事。

天子與士族共治天下,而非與黎民百姓共治。十名士族,九成出自豪紳門第。凡被統治者,無論何時何地,總難逃官紳聯手之禍。以無辜替換死囚,自古皆然,無人能避。

但隻要官員們的行徑尚在可控範疇,不致動亂地方,天子往往不願深究。故而,如若無法迅速握有更具說服力的證據,揪出幕後大鱷,寇準料想,重返汴梁之日,已不遠矣。他一旦離去,紅蓮教之事必會石沉大海。

誠然,以天子之仁慈,絕不會在利用齊淩之後,將其遺棄於永興軍路,以平息眾憤。然而,寇準確信,局勢如此演變,天子終將“和事佬”,找個理由,調齊淩離任永興軍路刑獄提點,轉往他處任職,或是在工部、司天監等職司,尋個品階高而無須操勞之位,讓齊淩得以晉升。

“折判官,齊判官近來忙些什麼?調查曆年懸案有何新發現?”念及可能功虧一簣,寇準內心亦難掩浮躁,放下筆錄,沉聲問道...</p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