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在詔書正式頒布時,寇準巧妙地增加了每年鐵器出口的配額限製。然而,憑借大宋商人機敏的走私手段,這一限額幾乎形同虛設。
當允許增設貿易場所的詔書抵達夏州時,齊淩帶著竇蓉和許紫菱悄然回到了汴梁。
儘管頭上多了一頂開國伯的爵帽,他正式的官職仍是京東東路刑獄提點和京東東路控鶴署判官,因此,他原本無須繞道汴梁。然而,他的心結已然解開,認為自己繼承了奇俠書生齊佳俊的身軀,也得益於他的人脈,便不能再假裝與齊家舊日的親人們毫無關係。
於是,他決定順道拜訪祖父齊重貴,履行一次孫子的職責。
哪怕不慎暴露身份,憑借他對大宋的功勳,也能與長者坦誠交談,共同尋找一個雙方都可接受的解決之道。
事實證明,他的顧慮是多餘的。
齊重貴一見到他,二話不說,揮舞著手中的拐杖直衝而來。邊打邊罵:“你這孽障,竟然還記得家在哪裡?!我以為你早就把自己當外人了!快滾,快滾,去做你的刑獄官,去做你的開國西平伯,老夫不需要你這個不肖的孫子!”
罵聲雖響,但拐杖落下時力道輕得連撓癢都不如。
齊淩起初硬著頭皮準備承受,感受到老人杖下蘊含的疼愛,心中頓時一陣酸楚。他抬起頭,哽咽著懇求寬恕:“祖父,我知道錯了。您彆生氣。我也想變得有擔當,再回來見您...”
"你現在竟已成人形?我看,你依舊保持著舊日的傲慢,絲毫未懂世間的深沉浩渺!"老者聞言,杖尖猛擊地麵,震得石板嗡嗡作響。
"祖父息怒,齊郎謹遵您的訓誨,以忠誠獻予王國,不敢稍有他顧。”竇蓉擔憂地疾步上前,跪在齊淩身旁,為他辯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