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種疾病,以現代醫學自然無法治愈。但秦天覺得若是采取一些後世之法來減輕氣疾頻發的程度應該還是可以的。
隨後,李世民又跟著秦天聊了起來。
畢竟,李世民對於這個能寫出三字經這種小孩啟蒙的兒歌,是非常欣賞。何況他才十五六歲。
過了一會兒,李世民對著秦天微笑道
“孔愛卿當初為了讓你進入國子監,可謂是煞費苦心啊!”
孔穎達聽後謙虛道
“陛下謬讚了,老臣不過是做了應儘的義務罷了,畢竟老臣也希望天下所有奇才都能為陛下所用,此乃大唐之福。”
李世民擺擺手道
“話不能這麼說,若不是你把這孩子送到朕麵前來,朕怎麼可能認識到他的優秀?”
說完後,李世民目光灼熱地盯著秦天說道
“你既有奇才之名,不如你就做一首詩贈予夫子吧。”
說到這裡,李世民又停頓了一下道
“如果做不出來也沒關係,畢竟你還小,等以後再做也無礙事。”
話雖是這麼說,但秦天明顯從李世民的眼中看出了一絲期待的神色。
秦天想了想,對著李世民和孔穎達恭敬道
“那學生就獻醜了!”
而秦天心中則是暗道
幸虧自己是從後世來的,不然恐怕真的要出醜!
於是,秦天閉上雙眼,靜心沉思了一下,忽然睜眼朗誦道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當秦天念完這句詩時,全場寂靜了半晌。
而秦天也緊張地握拳,心中暗呼僥幸。
因為剛才他念詩的時候,根據前世的記憶,想象了很多遍。最終覺得,還是清朝詩人龔自珍的這首《己亥雜詩.其五》最合適!
李世民聽到後,臉露激動之色,對著秦天誇獎道
“好詩,好詩,尤其是,最後兩句堪稱點睛之作。果然不愧為奇才之名!”
李世民說完這番話後,又仔細端詳著秦天。而孔穎達則捋了捋胡須輕笑道
“此子日後必成大器矣。”
秦天聽後也謙遜了幾句,而李世民也繼續開始談論起其它方麵。
然而,誰都沒注意到的是。
李世民懷中的那名少女卻是一直盯著秦天看,而且眼睛中透露著濃厚的興趣與好感。
秦天現在一直被李世民誇讚,心中反而有些惴惴不安起來。他總感覺哪裡怪怪的。但具體什麼原因,卻是一時想不明白。
這時,李世民跟孔穎達交談一陣後,對著孔穎達說道
“孔愛卿,你先下去忙吧,我跟秦天再聊點事。”
孔穎達聽後,躬身答應一聲便退下去了,而秦天見狀,心裡莫名的緊張起來,就連空中的溫度仿佛都降低許多。
孔穎達走後,李世民這才饒有風趣道
“袁先生數月之前就曾推算出天降異相,在我大唐之內必將出現一位絕世奇才。但是,此人姓甚名甚,又在何處卻未能推算出。”
說到這裡,李世民雙眼中閃過一絲精芒,對著秦天繼續道道
"直到後來你寫出三字經後,朕將其事告知袁先生,袁先生卻不敢妄下結論。讓朕不免有些失望,不料今日在孔府見到你,剛才你那首己亥雜詩做的不錯,由此可看出你身上還是有些本事的。”
秦天聞言,立刻拱手道
“陛下過譽了!”
心中卻已經猜出了這個袁先生,肯定是在曆史上曾經有名的袁天罡了。
而這時,李世民也不跟他說廢話了。直接雙眼盯著他問道
“你可聽聞過五姓七望?”
聽到李世民提及五姓七望,秦天的眉頭不禁皺了起來。
五姓七望,秦天在後世的曆史中就聽聞過他們的威名。
在隋唐時期,“五姓七望”便是當時極有代表性的世家大族。
他們的政治地位超然,而為了能夠鞏固世家地位,他們更是互為姻親。外姓宗族人員即便是當時的皇室宗親,也極難融入他們之中。
而在所有尊貴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為尊貴。即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範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
其中,李氏與崔氏各有兩個郡望。所以稱之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族。
單以崔氏為例,有唐一朝便出了29位宰相,其他的高官不勝枚舉。
時有諺語“言貴姓者莫如崔盧李鄭王”,而它也成為了公認的天下第一高門,豪族之首。而他比唐王朝的本性還要尊貴還體現在社會的公認度上。
據聞,唐太宗李世民曾命修《氏族誌》,意圖打壓士族,抬高皇室。
但是,編修者卻仍舊以博陵崔氏為天下第一,即便是後來打壓也於事無補。可想而知,五姓七望世家的力量有多強大。
自魏晉時期,便流傳著“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隋唐帝王便希望通過科舉製度,來對名門望族進行打壓。
而唐太宗對於打壓世家豪門的方式很簡單,那就是繼承前隋科舉製度。興科舉,廣泛運用寒門子弟從科舉中脫穎而出的才子,使得這些人能為皇帝所用。
而秦天作為來接手地球的少年,自然深知一個國家若是由名門望族把持,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是一件多麼殘酷的事情。特彆是這種封建統治階級,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