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尹聽後回答道“你這個問題問的有點深奧了,每一個從出生以來就是一張白紙,古話說得好人之初性本善。它就像是一幅畫一樣或一本書一樣,一筆一劃的走向慢慢的變化,或著說你寫到最後這個故事會往好地方也會往壞的地方發展下去。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都是說不準的,當然了也會根據環境和原生家庭的影響產生變化,好壞也是自己的選擇,但是我們也不能去改變一些東西,因為我們也不能阻止壞事的發生當然了我的希望是這個世界能沒有壞,隻有多那我們的世界多和平是吧。”
“你的這個想法應該是所有人的希望吧!但是這個世界要有好壞之分才能維持和平。”張元說。
小尹繼續說道“好人與壞人的概念可以從多個角度來理解和界定。好人我們通常說是指,善良、寬容、誠實、正直,並且能夠尊重他人。友善、體貼、尊重、關心他人,並能夠友善的對待他人。要有較高的價值觀和道德標準,遵守社會規範和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道德判斷力和責任心。能建立積極健康的人際關係,與他人和睦相處,並有良好的溝通和解決衝突的能力。這類人通常被認為是誠實可信的,不會輕易撒謊或欺騙他人,信守承諾和協議,值得他人的信賴。這就是我們對好人的定義。但是真的就能確定好人說的話就一定對嗎?而壞人呢?壞人的定義我們就會覺得他們就是可能會表現出殘暴或不公的行為。不顧他人感受,隻追求個人利益。對於權利有著過度的渴望,甚至不惜采取非法手段來實現目標。在麵對困難時,傾向於逃避而不是解決問題。有時會為了達到目的而做出不誠實或不道德的行為。但是就真的是這樣嗎?人的好壞不應該因為一些簡單的問題來判斷,那都是大家的一種刻板印象而已,人會根據身邊的環境出現不能的心理,好人可以變壞人,壞人也可能會變成好人也不一定啊!”
張元聽後也很是挺讚同小尹的話“確實是,好人與壞人都會經曆一些情況或環境教育等等來改變的,人的教育和生長環境確實會影響一個人的好壞。人性這個東西真的是個深奧的問題。”
三人聊了一會兒,郭教授就下課回到了辦公室。看到張元他們已經到了“張警官來了啊!你們在聊了什麼啊,我剛聽到說什麼好深奧,是什麼問題難倒大家了啊?”
張元回答道“我們剛才在探討人性,人好壞的形成。發現這個問題太深奧了,不是我們幾句話就可以說清楚的。”
郭教授聽後說道“你們居然
討論起起人性來了啊,人的好與壞不是說順便就可以理清的,大家還是不要說這麼深奧的問題了。張警官說說你們找我是需要我做些什麼吧!”
張元聽到郭教授問到案件的情況然後開口說道“郭教授,你叫我小張就可以了,這位是我的同事陳述,您叫他小陳就可以了。我們找您呢,是想請你幫個忙,我們最近有起案子,你們應該也在新聞上看到了吧!”
郭教授點點頭“哦,是那起分屍案是吧,我看過新聞,知道一點情況。怎麼樣抓到凶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