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晴嵐思來想去,還是覺得不放心,決定親自去瞧一瞧這張逢山。
*
京郊的淩霄樓,位於香山之巔,氣勢磅礴,高聳入雲,仿佛直插天際。
樓體巍峨壯觀,每一塊磚石都象征著歲月的沉澱。
曆朝曆代,無數文人墨客在淩霄樓題詩留名,希望能高懸樓內,青史留名。
如今正是張逢山春風得意的日子,廖晴嵐便來這裡碰碰運氣。
廖晴嵐穿著藕粉色的衣裙,沿著蜿蜒的樓梯,一步步登上樓頂。
淩霄樓的頂層,是一個開闊的觀景台。
四周設有精致的圍欄,可以遠眺香山全貌。
廖晴嵐登上樓頂,果然看見一群穿著儒衫的文人正圍坐在一起,高談闊論,氣氛熱烈。
她微微一笑,找了個不遠不近的空位坐下,靜靜地聽著他們講話。
過了一會,人群中突然傳來一陣哄笑聲。
廖晴嵐循聲望去,隻見張逢山正站在人群中,手中握著一方錦帕,麵色有些尷尬。
“張兄,這帕子可是清和郡主送的?真是好福氣啊!”一位年輕的文人打趣道。
“張兄如今前途無量,自然引得佳人青睞。”另一位文人附和道。
其他人見狀,更是紛紛起哄“聽說郡主美若天仙,張兄豔福不淺啊!不知何時能請我們去府上喝喜酒?”
另一人更是直白,笑道“張兄,咱們可說好了,等你與郡主喜結連理,一定要去鬨你的洞房,我也想一睹郡主的風采呀!”
張逢山聽著眾人的吹捧和打趣,麵色平靜,眼中卻閃著難以抑製的得意。
他很享受這種成為眾人焦點的感覺,沉浸其中,半天才開口製止。
“各位各位,休要再取笑張某了。”張逢山擺了擺手,麵上帶著幾分假意的謙遜,“我與郡主隻是好友,並無其他。郡主身份尊貴,豈是我等能隨意議論的?”
然而,他的話並未能止住眾人的調侃。
“張兄,你就彆謙虛了。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福氣,你就彆藏著掖著,快說說你是怎麼和郡主相識的吧。”
“就是就是!京城那麼多貴女,若能得張兄指點,說不定我們也能得到某位貴女垂青!”
張逢山含糊其辭,應付過去。
心中的得意愈發明顯,仿佛真的已經與郡主有了什麼不一般的關係。
廖晴嵐坐在一旁,冷眼看著這一些。
張逢山此人,表麵上看起來溫文爾雅,內裡真是爛透了。
清和郡主溫柔嫻靜,以她對清和的了解,就算真的心生好感,沒有婚約之前,肯定不會與外男私相授受。
那帕子的來曆,定有蹊蹺。
更何況,錦帕作為貼身之物,本應妥善保管,怎會輕易被彆人看到,還引來這麼多人打趣。
廖晴嵐不禁想起顧明昭。
在他身陷囹圄的時候,她提議用自己的玉佩當作證據,為他洗清冤屈。
顧明昭第一反應就是會影響她的清譽。
兩相對比之下,顧明昭都顯得是正人君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