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論局(2 / 2)

也不怪他如此驚訝,方孟平時接觸的,隻是經史子集四書五經,對於這些國與國之間的交鋒從未了解過。

金景也有些不可思議,方孟是個什麼樣的人,除了方若臻之外,就屬他最清楚了,在他的心目中,方孟是一個典型的乖孩子,從不惹事,整日裡埋頭讀書之外,並沒有其他的不良嗜好和興趣。

而就是這樣一個宅男,竟然能看到他們看不出來的隱秘,這是他們絕對想不到的。

“很簡單,”方孟將手裡麵的碗筷一丟,道“因為武寧太過於強大。”

“這是什麼邏輯?”

方孟撇嘴“諸位皆乃國之棟梁、社稷之臣,其中利弊自然心知肚明。想來大家都明白,供養一支規模高達一百五十餘萬的軍隊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都是一個極大的負擔,需知,武寧的疆土隻有我大風的一半,人口也少於我們三分之一,即便如此,我大風之軍力也不過七十萬上下,還不足武寧的一半,然而,即便如此,朝廷上下也是叫苦不迭,想來諸位應當是有切身的體會。”

“那又如何?”

“很簡單,為何武寧上下寧願節衣縮食也要維持這樣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難道就為了好看?或許一開始,他們的確是出於防禦的目的,這才會舉全國之力野蠻發展軍力,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強大的武力讓他們的野心在逐漸滋生,僅從一年前武寧強占東衛五座城池這一行動就能看出,他們已經不滿足於現狀,開始做出改變了。”

“窺一斑而知全豹,野心這種東西就像是燎原之火,一旦點燃,便難以遏製,武寧渴望土地和資源,而東衛,是他們的首要攫取的對象。”

“東衛是七國中,實力最弱小的國家,對於武寧來說,是一塊嘴邊的肥肉,他們隻要張嘴,竟讓將其一口吃下,但武寧拿下五城之後並沒有乘勝追擊,其目的也很簡單,不過是試探剩餘五國的反應,見五國按兵不動後,他們這才能放心吞下這塊肥肉,等他們消化掉這五座城池,我想武寧的兵鋒將會更加鋒利且迅捷,以武寧那強大的武力,全麵占領東衛易如反掌。”

“你這孩子,此話有些聳人聽聞了吧,”蒯正道“如今整個天下風平浪靜,那次武寧占領東衛的城池,也是東衛率先挑釁,這才招致武寧的反擊。”

方孟嗤笑道“那為何是五座城池?難道東衛真的做出了什麼人神共憤的事情嗎?需要五座城池來償還?”

“這……”

王仁章詞窮。

方若臻沉聲道“那你以為武寧日後會如何?”

“遠交近攻,先易後難。”

方孟毫不猶豫的說道。

“東衛是文人心目中的聖地,也正因為如此,整個國家都給人一股文恬武嬉的氣息,就是這樣一群隻會之乎者也的酸儒,怎麼能抵擋得住武寧那群如狼似虎的驕兵悍將?一旦武寧下定決心讓東衛從這個世界消失,就會以雷霆之勢出擊,絕不會給東衛求援的機會。”

“就在武寧占領東衛的同時,武寧也會遣人遊說其餘五國,或是許與利益,或是訴諸武力威脅,如此一來,諸國懾於武寧的淫威,為了不殃及池魚的五國隻能選擇袖手旁觀,任由東衛被武寧吞並。畢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願意冒著得罪武寧的風險幫助東衛。”

劉堯問到“那這與此次使團又有何關係?”

“江隆棠便是威懾我大風的一把利劍,我猜測,武寧已經將吞並東衛提到了日程,所以此次武寧使團有兩個目的,其一,當然是想不付出任何代價,將楊卜帶回,其二,便是讓我大風君臣一睹他武寧的威風,為日後遊說大風打下基礎。”

“你此話無憑無據,我是不信的,”王仁章搖頭道“我相信武寧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擅自挑起戰爭,否則等待他們的,將是所有國家的圍攻。”

方孟也懶得跟他說,這倒不是說他比王仁章等人聰明,怪隻怪這個世界的消息傳遞的方式和速度太過閉塞,許多情報傳到明京城之後,或多或少都變了味,有的甚至已經麵目全非,所以也就乾擾了他們對時局的精準判斷。

但是對於整日看軍事新聞的方孟而言,得出這些結論卻不難,隻要深度思考一番便可。

“以張公朗入大風之後的行事作風來看,武寧吞並東衛近在眼前,看著吧,不出三個月,消息就會傳來,同時,我大風準備接待第二波武寧使團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