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許家村村口!
全副武裝的一個個兵士像螞蟻一樣朝著村口彙聚。
遠遠的墜著前來送行的人,她們送的是家裡的頂梁柱。
送的是從小沒有離家過的兒子、孫子,甚至還有馬車輪子般高的小孩兒,他們今天將見證他們父輩的旗幟。
這宏大的入伍場麵將深深的刻在他們的骨子裡,傳承下去。
劉攀,蔡邕一家,還有百來從洛陽就有的跟隨者也早早的到了村口。
“漢之,此去日久,一定要帶著他們闖出一片天,我許家男兒都是鐵骨錚錚的漢子,不怕吃苦不畏艱險!”
許家族長正送彆劉攀。
“沙場對決,你是他們的大腦,他們亦是你堅強後盾,願你們相互扶持,揚我許家村之名,壯我大漢之威!”
許族長是一個分得清大是大非之人,許家村有現在的生活,離不開他這個掌舵人的英明。
許家族長,名許輝,字義忠!年輕時曾任譙郡郡丞,是一個遠近聞名的有識之人,如他的名字一樣,一生忠君愛國。
因為官太過清廉,受人排擠,在三十五歲時,毅然辭官回鄉,從此致力於許家的發展。這些年來也讓許家上了不止一個檔次。
“長者期,不敢忘!”
劉攀立馬躬身應是。因為這是劉攀前身最為尊敬的人,也教會了前身很多做人的道理,讓劉攀自己也獲益匪淺。
“漢之,出發吧!路途遙遠,早些到達朔方郡,初冬正是異族劫掠的時期,現在那兒的百姓需要你們!”
看到大部隊集結的差不多了,族長許輝也沒有多說了,隻是讓劉攀早些出發!
現在是車馬時期,沒有朝發夕至的交通工具,並且譙縣(今安徽亳州)到朔方(今包頭市)。
劉攀就想像得到,長達三千公裡的距離,就算劉攀他們行軍再快,最多日行百裡,也是需要兩個月時間。
況且現在是冬天,劉攀他們倒無所謂,都是二十來歲的青壯年。
蔡邕一家還有劉攀的丫頭雙兒,燕兒!可就根本經不起這等長途跋涉了,要是沒有精心準備,對於她們這樣冬天走這麼遠無異於一場災難。
其它洛陽帶回的人都參軍了!剩幾個也願意留守府苑,劉攀也樂得如此。
對此,劉攀也花費了一番心思,兩輛訂製馬車,可以兩馬並行拉車,車裡更是有取暖爐,可以燒茶煮水。
就算行進中也基本能保持平穩,利於老人女孩兒休息。為此,蔡大家誇獎劉攀,心細如發,細致入微,是做大事兒的人。
經過劉攀,許褚一一告彆族長許褚父兄後,這一龐大的部隊總算是出發了。
虎豹軍團打頭,遇水搭橋遇山開路。劉攀蔡邕等人居後,便於照顧女眷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