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 彼之弊草,我之珍寶(2 / 2)

“這……”一時間大學士和九卿們都有點暈了,這轉折也太快了吧。

“臣以為可行,隻是戶部沒有這筆款項,怕是得到秋稅之後才能籌措停當。”該不該答應呢,戶部尚書趙世卿眼珠一轉計上心來。

建造新的火藥廠,從采購原料到添置人手以及庫房都需要費用。如果皇帝想讓內官負責也不是不成,但不能從戶部掏錢。至於說火藥廠攥在皇帝手裡是否妥當,好像也沒什麼大礙。

這年頭戰事吃緊的地方都有各自的兵器、火藥製造作坊,王恭廠的火藥大部分都是供給京營用的,問題是京營也沒啥戰事,少用點不礙事。

順手還能將皇帝一軍,你要掏內帑建造火藥廠,那工部和戶部都省心,大包袱可算扔了,以後愛炸不炸。你要是不舍得掏錢就彆提那麼多要求,啥時候湊夠了錢、找齊了人手再說不遲。

朝廷裡每天有那麼多事情,每一件都急,具體怎麼辦理得由六部九卿商量,當皇帝的操太多心不好,踏踏實實等著內閣遞奏本才是本份。

“朕等不了那麼久,火藥廠的銀子內帑出。哦對,朕聽說工部營繕清吏司有個叫趙士禎的主事善於造槍,想必也熟悉火藥,以後內官監有事就找他了。原工部右侍郎進左侍郎,右侍郎就給趙士禎吧,眾卿家以為如何?”

果然,皇帝一聽重建火藥廠得等到秋後立馬皺起了眉,稍作盤算,惡狠狠的向桌麵一拍,決定不等戶部撥款,自己掏腰包。但掏了這麼多錢出來總不能不占點便宜,順手在工部裡提拔個官員也算沒白忙活。

對於皇帝的決定,大學士和六部九卿雖然不是太樂意,畢竟被搶走一個三品職位,可是和眼下的大麻煩相比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一場大爆炸,毀了明朝最大的火藥廠,死了幾百人,最終結果就是皇帝掏腰包2萬兩撫恤死傷,一位二品大員回家養老,再掏錢重建火藥廠,且不再歸工部管轄,隸屬於內官監了。

從表麵上看官員集團誰也沒吃虧,新任工部尚書是個中立派,提升的右侍郎倒是和皇帝走得很近,但再怎麼防備也不能讓皇帝一個近臣都沒有,而扔掉火藥廠這個隨時能爆炸的大麻煩才是賺的。

至於說火藥廠到了皇帝手裡會搞成啥樣,大臣們都不太樂觀。工部都玩不轉的東西,想靠一群宦官玩好顯然是做夢。等到哪天皇帝氣消了,嫌麻煩了,還得再還回來,到時候戶部可沒錢補償,要不白給,要不就您接著玩。

殊不知他們認為大賺的事情卻是吃了大虧,洪濤自打當了太子,知道了王恭廠這個機構之後就一直在琢磨該如何利用起來。有心算無心,古人說得好,隻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這不,早晚還是讓賊給得手了。

現在他就能順利邁出第二步了,有了名正言順的火藥廠就等於有了名正言順的化工廠,再加上本來就由宦官管理的兵仗局,一整套槍械、火藥製造係統基本湊齊,可以稍微甩開點膀子大乾快乾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