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靠得住,朕也不打算瞞著誰,想瞞也瞞不住。隻是不能由朕起頭,得讓勳貴們來鬨,逼著朕一視同仁。到時候朕會把這件事交與內閣討論,由他們決定給還是不給。”
對於老太太的擔憂洪濤全然無所謂,也把腦袋往前湊了湊壓低了聲音。沒辦法,這件事太敏感,一旦幕後黑手是誰被傳出去就會引發朝堂巨震。
“好一個鷸蚌相爭!皇帝確實長大了……隻是老身與勳貴並無交聯,不能幫皇帝辨彆誰忠誰逆。”
聽了這番話,李氏想都沒想就明白皇帝要乾什麼了。這次她沒攔著,臉上還露出了欣慰的神態,隻是依舊不肯輕易卷入其中。
“有道是人心難辨,皇祖母無需分辨,隻要幫孫兒去說動一個人即可。”幫忙?快彆扯了,洪濤壓根也沒指望這個老太太能挺身而出護在自己身前。
沒錯,她是嫡親祖母,也希望皇位安穩。可彆忘了古人是怎麼警示的,最是無情帝王家!更不能忘了田義臨終前是怎麼叮囑的,越親近的人越不能信!想讓親戚幫忙做事,最靠譜的辦法隻有一個,利益同盟。
“誰?”
“左都督鄭國泰!此人出身軍戶,性粗魯,不識文墨,吝嗇貪財,向來不被朝臣接納。隻要所獲豐厚其心必動,然此等大事肯定無力獨吞,由他出麵聯係勳貴一起接手順理成章,沒人會懷疑朕。”
“……好算計呐,不光沒人懷疑還會替皇帝叫屈。”當聽到鄭國泰這個名字時,李氏不由自主的向後躲了下,看孫子的眼神不再全是關愛和讚許,多了一絲戒備。
太陰損了!利用鄭國泰在前麵衝鋒吸引火力,成了皆大歡喜,不成也沒啥損失。鄭國泰是太貴妃鄭氏的哥哥,也就是福王朱常洵的舅舅,天生對立,再怎麼開動腦筋也不會想到他會幫皇帝做事,拆台還差不多。
更可怕的還不是鄭國泰,而是福王。皇帝對鄭國泰的評價有點過於貶損了,但把吝嗇貪財用到福王身上必須特彆合適。
朱常洵從小被萬曆皇帝和鄭貴妃嬌生慣養,看到好東西就想拿到手,根本就沒有能不能、敢不敢的概念。而鄭氏不光不加以管束,還幫著一起想辦法,真是慈母多敗兒。
“王府不日即將落成,福王再沒有逗留京師的借口,且放他就藩吧。聯絡勳貴的事情交給武清伯去做,他出麵比左都督更合適。”
可手心手背都是肉,皇帝是孫子,福王同樣也是孫子,一想起這兩兄弟將來有可能因為此事徹底翻臉,骨肉相殘,李氏就忍不住要出手幫一把。
“皇祖母不用擔心,隻要鄭家安分守己,孫兒不會拿她們如何。”武清伯是誰洪濤還是知道點的,他叫李銘誠,是太皇太後李氏的侄子,去年剛剛襲承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