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皇朝建立(2 / 2)

蜀山萬妖之祖 蓬國公 5365 字 8個月前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終於時飛陽定好日子,將三十多萬手下聚集在城外西南一處海灣之中,事前他和眾弟子們合力移了很多座山峰過來,再用五色神砂澆築,變成一座連綿數十裡的玉山,起名為“太山”,上麵共有三座山峰,分彆喚作日精峰、月華峰、星靈峰。

時飛陽登上日精峰,眾弟子和人類,已經修成人形的異類都上了山峰,靠到近處,體型大的距離就遠,像元鼉身長百餘丈,就帶著一群龍屬飛在跟神峰齊平的雲層之中,另外那些水族們則在峰前的海灣之中,紛紛在王前賣弄精神,吹氣成雲,排浪如山,有的噴射出一股股數百丈高的擎天水柱,有的噴出一座座海市蜃樓,魚龍漫衍,光怪陸離。

時飛陽開口說話,聲傳千裡,當眾宣布,從此創建一個皇朝,號為“宇”。

接著,他說的第一件事便是人妖之辨。

到底什麼是人,什麼是妖,妖跟人要如何相處,妖跟妖如何相處,互相習性相衝的,或是為天敵的,或是對方在自己食譜之內的,以後到底還能不吃?既然同為國民,為何還能吃對方?若是不能吃,食譜上的物種全部成為國民,自己一族豈不是要活活餓死……

他的麾下這些臣民種類眾多,太過複雜,種種的矛盾要是不解決,以後還是會一團糟,即便他仗著絕對的權威強行令其暫時和睦,隻要閉關或離開超過三五年,再回來時又會天下大亂。

因此,人和妖的概念是重中之重,必須得先說明白了。

時飛陽對此的定義是,從靈長類進化出來的可以稱之為人,那從龍類、龜類、蛇類成長進化出來的同樣可以稱之為人。

接下來就要厘清的是,人跟動物的區彆,憑什麼這些就是人,那些就不是人,哪怕擁有智慧,修成人形,還不能成人。

時飛陽給出的答案,即是對道的探索:“上古先賢,至晚自媧皇氏起便追尋大道,道為萬物本源,為世界本質。明了大道,依道行之,是為有德。人畜之分,至此始矣!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之者,是為有仁。能與人同憂同樂,同好同惡,是為有義。

人與禽獸之分彆,在於道德,在於仁義,在於禮義廉恥。三皇五帝,儘力將人與畜類區彆,約束獸性,發揚人性;而夷狄禽獸,儘力將人拉回畜類,人與畜類共享獸性!”

他說這些話,下麵的三十餘部眾俱都清楚地聽著,有的能懂,有的不懂,但都在努力記憶。

說白了,中國古人努力把人和動物分開,找人和動物的不同點,分開的依據就是道德仁義禮智信等等,這不是所謂的道家或者儒家的某一家之言,而是各家共同都認可的,沒有這些東西,就是畜生,是禽獸,是牲口,都是很重的罵人的話。

接著,他又說如何確定人性:“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立天之道以定人!”

觀天道的一個方法就是觀測日月五星等天體運動以製定曆法,再歸納總結天地變化,天道十度一大變,地道五日一小變,由此預測大自然的種種變化,隨順變化以趨吉避凶。

在每個變化的節點上,定為節日,大家集體籌備“過節”。過節即是“過劫”,沒有曆法,不能預測的部落和邦國,都會死在自然變化之下,甚至全族覆滅。

即便能夠如動物們般憑借本能僥幸度過,傷亡也會十分慘重,幼崽成活率極低,再加上無法種植和存儲足夠多的食物,種群數量發展不起來,也就不可能孕育出輝煌的文明。

時飛陽隨即頒布“龍王曆”,他倒不是想要彆出心裁,刻意用曆法顯示正朔正統,全因天外神山這裡的氣候與外麵不同,太陽始終懸在中天,看到不月亮,在每年的冬季時候,五星會出現在地平線上麵一點,星光磁氣的感應下,煥發各色光芒,運轉周期也與中土不同。

在中土,太陽是在二十八星宿的大背景下東升西降,是為黃道,在這裡,用肉眼看,黃道是一個點,正對著地軸向太空的延長線,隻有周圍的虛影在動。

因此他花費了數十日功夫,對這裡的太陽以及宇宙中諸天星辰的變化編寫了“龍王曆”,每年亦確定四個節點,一個是極光大火最弱的時候,定為陰元節,一個是太陽光最強的時候,定為陽元節,這二者溫差至少能有五十度。

高溫對於修煉有成的仙人自然不算什麼,可是那些普通的魚鱉蝦蟹,鮫人、魚人等則亦是跟渡劫一樣,酷熱的時候得遊到清涼處避暑,但那裡的食物不夠吃,涼快了以後還要再遊回來繁殖生育。

由曆法定節日,由節日定習俗,禮樂法度等皆體現其中,是為文明開化。

最後時飛陽規定:“凡是有道德,有仁義,遵守禮樂法度的,行天地人三才中的人道,皆為“人”,便是我的臣民,臣民皆受我保護庇佑,我自取天地之精,以養民人,調控陰陽,以遂群生。我的臣民,任何人不得隨意傷害屠戮,若有罪,交於有司以公法定論,不得付諸私刑。”

“若有無道無德,或肆意殺戮,或吞食同類,或亂倫無禮,或敗法壞度,無論長成什麼形狀,皆畜生禽獸一類,皆可殺之!”

這些都是建國總綱,具體用什麼禮,用什麼法,如何製定規則,安排運作得以後製定填充。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