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萼早就察覺她跟雪山派的人勾勾搭搭,又隱約聽見雪山派的掌門姓淩。
關鍵她的直覺很敏銳,已經感知到淩雲鳳後悔拜自己為師,有了另投彆師的打算,便擺了擺手:“你儘管回去此後附近吧,替我向他問好,我也不確定這次一定要去哪,說不定中途時叔叔還有變化,等以後我跟他辦完了事,再回長沙時候再來找你。”
這兩個女孩,在原著中性情都不是很好的,這些日子早就兩看相厭,草草交代過後,寒萼就帶著戴湘英來找時飛陽。
時飛陽便帶著她們師徒兩個離開湖南,直奔橋山飛去。
蜀山世界的橋山在秦嶺以北數千裡之遙,時飛陽飛上高空,跨越群山,直線斜飛過去,不多時越過了千山萬水,到達了軒轅聖陵所在之地。
卻說昔年軒轅黃帝,功行圓滿,跨龍飛升,當時他手下有不少臣工武士也都修到了火候,先組織人手為黃帝修建了這座陵寢,然後自行入內,著人在外麵將陵寢封閉,他們又在內部設下了重重禁製,最後一起脫殼飛升。
如今已經過去了數千年,裡麵的仙法禁製還有三年便要失效。
本來,時飛陽是打算三年之後再來的,那時候仙法徹底失效,原著中會有黃帝同時期的無華氏父子,四凶之一的窮奇複活成為妖屍,要來奪寶。
還有就是淩雪鴻的轉世之身楊瑾。
她的師父芬陀神尼,為此事此前找到極樂真人李靜虛,兩人打了個賭,接著合力推算聖陵二寶未來歸宿,這一佛一道兩位當世絕頂的高手在不周山舊址各用佛道兩教中的最高明法術進行推算,向前追溯萬年,以後向後的許多因果,最終確定要落在楊瑾之手。
淩雪鴻從宋朝修煉到明朝,最後在群魔圍攻之下兵解,轉世之後成為楊瑾,兩世都在芬陀大師門下,都是帶發修行。
李靜虛跟芬陀大師約定,楊瑾拿到二寶以後,要用它們幫助峨眉派老少三代斬妖除魔,襄助峨眉大興,掃清一切障礙,那時候芬陀大師已經飛升,此世界靈氣持續流失,大量佛道兩教中的高人要麼飛升,要麼泯然於凡夫之間,各種寶物靈氣散失,漸成凡鐵,而楊瑾到那時也要剃度削發,徹底成為比丘尼……
如今時飛陽算到,由於自己的到來,天數有變,李靜虛沒跟芬陀老尼推算這件事。
原著裡李靜虛還四十九日苦功,煉製了一枚大衍神符給楊瑾,幫助楊瑾釘住聖陵裡麵的四十九支先天一氣神弩。可惜,楊瑾到時候去晚了,神符沒有用上,二寶也被妖屍窮奇給偷走了。
總的說來,李靜虛的水平比芬陀老尼要差一些,不管是讓白陽山附近的小人快速長大,還是這大衍神符的事,都略遜了一籌……
李靜虛一者算到未來天數有變,二者算到時飛陽要來爭奪二寶,打定主意不摻合此事,芬陀老尼拉上了優曇老尼共參此事,改了做法,也要提前取寶,時飛陽才火速趕來。
為了表示尊重,時飛陽沒有直接飛到山上,而是在山腳下落了遁光,然後步行上山。
寒萼仿佛是個好奇寶寶,不斷打聽黃帝以及上古時期的事,時飛陽一邊看這裡的風水龍脈,一邊給她隨口講解,其中少不了說了“媧皇補天”“遂人取火”“羲和占日”“常羲占月”“伏羲定卦”等故事。
寒萼發現這些跟自己在黃山紫玲穀的書中看到的不一樣,一個個神話故事都變成了以天文曆法衍生人文文明為主線的大事件,每個事件都在影響人道發展的進程,不禁聽得入迷,潛移默化之下也領悟了不少三皇大道的內容。
到了山上,時飛陽指著山脈來龍給寒萼講了“墳”“墓”“塚”“陵”等分彆,最後說到隻有人間帝王死後安息之所才能叫做陵,而陵內不能隻有靈寢地宮,還得有廟、碑、亭、牌等物。
他告訴寒萼:“我要為軒轅黃帝掃墓修陵,然後在這裡守陵三年,你可能耐得住寂寞麼?”
寒萼白了他一眼,轉身望著鬱鬱青山:“我在黃山更寂寞,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我姐姐每天隻知道打坐修煉,不怎麼理我,我沒事了就自己看書……如今在這裡,好歹有叔叔你和湘英,哪裡有半點寂寞了?”
時飛陽聽她一口一個叔叔,叫得仿佛天經地義,習以為常,不知道內情的,真的會以為他是諸葛警我的弟弟!
不過他跟峨眉派的人論不著輩分,這小丫頭愛叫什麼就叫什麼吧,除了自己的徒子徒孫不能倒反天綱以外,彆人都無所謂,他對稱呼輩分什麼的,也不是很在乎。(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