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庶子可有熟知歐羅巴諸國事物者向本宮推薦?”不讓見歐洲傳教士洪濤也沒轍,隻能退而求其次。
按照葉向高的說法,這些傳教士多年前已經到了明朝,且在福建、江浙地區溜達了很久,懂大明禮儀和漢話,身邊聚集了一群好奇心比較強、願意了解世界的士人階層和官員。
“與利瑪竇最近者首推李之藻,此人是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杭州人,現任工部營繕清吏司員外郎,從五品,通西番話。殿下若要當麵詢問,臣願引薦!”
李之藻是誰洪濤真沒印象,但見一見也沒害處。不用多,聊一個時辰具體事物就能知道此人是被基督教引誘了,還是向往未知喜歡鑽研。
如果是前者,以後不見就是。如果是後者,嘿嘿,多了個幫手唄。即便現在用不上,將來也能助自己一臂之力,閒了置忙了用嘛。
說起悄悄做準備,洪濤可就有精神了。從四歲拿起毛筆跟著生母王氏學寫字開始,他在沒事的時候寫寫畫畫了很多張紙,一張張編號用不同的書冊夾好,放在床頭的小箱子裡。
在外人眼中這些紙張全是小孩子的頑劣之作,看不懂且毫無價值,但在洪濤眼中則值連城。它們都是用現代英語記錄的後世科技產品生產資料,從參數到加工方式能想起來的全寫上了,隻要配上合格的工人立馬就能變成工藝流程。
洪濤早在斷奶之前就琢磨明白了這一生的走向,想改變命運必須先改變身邊的環境、想改變環境就要改造人的思想、想改造人的思想就要提供足夠的誘惑。比如物質和精神,第一步就是物質。
古人常說衣食足則知廉恥,倉稟足則知禮節。明朝人不是不喜歡進步,也不是天生懦弱。他們大部分吃不飽、穿不暖,整天在為生計奔波。非要振臂高呼消滅階級剝削、推翻封建統治,誰有功夫聽,誰又有時間琢磨?
人隻有在吃飽喝足,滿足了一部分物質需求、生存狀態不是太緊迫之後才有心情去琢磨人生的意義和世間的道理,進而想到將來該如何。人也隻有具備初步抵抗災難的能力之後,才肯為彆人稍稍損害自己的利益。
明朝的官僚、地主階級倒是具備這些條件,且學問高深者眾多,他們為啥不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呢?同樣是環境不允許。
彆看他們手裡有權有錢,可是稍有鬆懈立馬就會被更大的權勢吞沒。政治鬥爭的失敗往往標誌著一家一族的興亡,也就一時一刻不能停止爭奪。先和皇權爭再和同僚爭,生命不息鬥爭不止,永遠沒頭。
從本質上講明朝的百姓和官僚地主全處於同一種環境中,那就是商鞅所發明的理論。通過各種辦法讓人們時刻處於疲於奔命的狀態,減少思考時間,然後皇權就容易鞏固了。
很顯然,商鞅這套東西在當時有效,就像王安石和張居正的變革一樣,能在短時間內改變現狀。可一旦時間拉長弊端就越來越顯著,鬥爭過於激烈,連皇權也被卷了進去,大家一起鬥吧,沒完沒了。
改朝換代並阻止不了此類情況的循環往複,縱觀中華文明幾千年,開國之君通常可以依靠個人能力壓製副作用,但越往後越壓不住。一旦某位繼任者能力不足立馬就會崩盤,不可收拾。
也不是沒人試圖改變,可文化這個東西平時摸不著看不見,一旦形成體係就非常執拗,輕易不會變,且出了問題無法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