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同踏入了平壤城。
城裡的百姓,也被李文真組織起來了。
站在街道兩旁,跪地歡迎。
很快,唐軍就接管了平壤城的防禦。
王宮也被單應天的親衛給徹底控製起來。
單應天升坐金鑾殿。
眾將和高句麗的官員,分列兩旁。
“李文真,可遇到麻煩了?”單應天問道。
李文真道“回大王,有曇征、法定兩位大僧綱的幫忙,微臣倒也沒有遇到什麼麻煩,僅有少數幾個南方邊關的將領不願意臣服大王,反倒是率軍投降了百濟和新羅。”
單應天微微點頭。
百濟和新羅這些年,被高句麗一直壓著打,也挺可憐的。
不過,如今自己占據高句麗,這兩個國家也可以不用存在了。
“李靖聽令!”單應天看向了李靖。
“末將在!”李靖抱拳躬身。
“本王命令你為征南總管,率領三萬本部人馬,以及二十萬降兵,攻打百濟和新羅!”
“末將遵命!”
李靖立即就明白了單應天的意圖。
用高句麗降兵來打這兩個國家,也能有效消耗高句麗的兵將。
高句麗的降兵太多了,全國加起來,不下五十萬。
這麼多沒有被漢化的人聚集在一起,對唐國也沒有好處。
並且,通過這一戰,也能檢驗一下他們對唐國的忠心。
淘汰一些有異心的人,也在所難免。
隨後,單應天也對高句麗的官員進行了安撫,讓他們各安其位。
隻要接受自己的統治,自己也能一視同仁。
單應天也在鴨綠江以東的地區,恢複了漢製,設三郡,分彆是樂浪郡、臨屯郡、真番郡。
漢時三郡圖
等以後再滅了百濟和新羅,也能再添兩郡。
這每一郡,可就相當於後世的一個省。
李文真這個高麗郡守,還沒有當幾天,便下台了。
但單應天也給了他一個東唐大學士的官職,也是第一個被提拔到他身邊的高句麗文官。
散朝之後。
單應天在親衛的陪同下,行走在王宮之中。
高句麗遷都到這裡,已經一百多年了。
所以,如今的王宮,簡直就是長安和洛陽皇宮的翻版。
占地麵積很廣,一排排大殿,巍然聳立。
單應天來到了高麗王的禦書房。
這裡早就已經被收拾一新。
不過,單應天剛剛坐下。
李文真就前來求見。
“李愛卿還有何事稟報?”
李文真一笑“大王,這是高氏王宮的所有物品清單,還請大王過目。”
李文真雙手呈上了賬本。
單應天翻開看了看,眼前就是一亮。
高句麗朝廷所剩的錢糧和器物,歸唐國朝廷所有,已經由李靖去統計了。
但這王宮,可是屬於單應天的私產。
裡麵的一切,也都將由單應天來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