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軒林等人將這個事情辦的漂亮,朝堂上皇上又當麵點名了李將軍和趙王爺等人,表示自己的嘉獎。
下朝之後,在內殿將幾人叫到麵前詢問部分官員同五皇子的關聯,讓他們不必看在對方身份的麵子上大膽進諫。
皇上對於五皇子的態度,其實趙鴻恩和李軒林很清楚,甚至進宮前還警告過陳牧,切莫真的將皇上的話當真。
此時問出這個問題,趙鴻恩一悶頭打算自己先開腔,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這在場的沒一個得罪的起的,那五皇子因溫貴妃的原因從小倍受寵愛,發生這麼大影響百姓安危民情一事,皇上在前朝的態度還是輕拿輕放,將溫相爺等溫貴妃外戚,隻是不痛不癢的折損了幾個,溫相爺本人更是隻克扣了一年的俸祿。
百姓因為這一連串的事情,多方受苦受災牽連幾十戶人家,多少人妻離子散,京城外的流民說明了一切。
可當權者如此,眾人誰也不敢多言。
五皇子作為皇上最受寵的兒子,且在他們已經將所有證據提交的前提下,種種線索的背後主謀都敲定了溫家的方向,皇上仍然再額外詢問一下,怕是就等著台下諸位幫忙開脫呢。
這睜眼說瞎話也是個技術活。
趙鴻恩抓耳撓腮想不到詞。
如果換陳牧這個倔脾氣定然要說,五皇子一事,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早知道讓李軒林給自己寫一篇腹稿了。
“父皇,兒臣以為,皇弟一事存在諸多漏洞”太子在身旁上前一步開腔,趙鴻恩錯愕的抬頭,又默默的退了回去。
“哦?”聖上意味不明,等他說下一句。
“在大理寺提供的證據上,明麵上諸多線索緊緊相扣著皇弟,但在兒臣的仔細研究下發現,看似有關實則無關,很多東西並沒有通過皇弟直接下令,恐是奸人教唆皇弟,拿著名號胡作非為,請父皇明察”太子的話在大殿內擲地有聲,硬生生將所有的問題都扭轉了出來,儼然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樣。
皇上沉默了兩秒,視線盯著眾人,寂靜的環境帶來無限的壓力,突然大笑出聲,“你說的在理,這小五啊隨他娘,從小就是個善良的孩子”說完低頭沉思,“但不罰又難以服眾,不如就禁足加扣用度吧”
“皇上/父皇英明”眾人異口同聲。
皇上這才龍顏大悅起來。
三人並行往出宮,這案件從剛開始的兩人主要參與辦案到後麵陳牧的加入,眾人在這幾個月都耗費了巨大的心力,得知如此的結果雖然有預料到但難免有些無言。
尤其是深入百姓中看到那些因為貪官而流離失所的人們,看到眾人已經沒有求生欲望的眼睛,看到孩子頭上掛著稻草求著過路的每一個人,將自己販賣出去就是為了給妹妹治病。
民不聊生,而始作俑者隻需要輕鬆的罰俸祿和禁閉就好了,甚至連罪行都不曾昭告於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