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永壽宮距離乾清宮很近,幾乎是前腳出了隆福門,走兩步,就邁進了鹹和右門,也就是永壽宮門口的一段宮道上。
這還是攸寧這一個月以來,頭回出了乾清宮,隻可惜四周望去,全都是狹窄而漫長的朱牆綠瓦,沒什麼可看的。
進了永壽宮,她要先去給主位惠嬪行禮。
攸寧不知道的是,此時正殿裡除了惠嬪,下首還坐著好幾個同在永壽宮住著的嬪妃們,都可以說是“慕名而來”。
前幾日內務府奉命布置東配殿的時候,大家就都知道那位瑚貴人要住進來了。
雖然眾人對她頗感興趣,甚至有人還拿她和宜嬪相提並論,但也不過是嘴上一說,心裡卻都清楚著,宜嬪當年入宮不到五個月,便從宮女子一躍而至嬪位,雖有其阿瑪為皇上辦事的功勞,但也是因為宜嬪本身得了皇上喜歡。
如今宜嬪有一個多月未曾承寵,幾個有過生育的嬪妃便也知道她應當是有孕了。
加上這瑚氏就是這兩個月間冒出來的,可見其不過是鑽了宜嬪不能伴駕的空子罷了。
這也是少數人才清楚的,就算心裡清楚,可昨日看到那源源不斷搬進東配殿的大箱子時,還是不免有些驚訝和眼熱。
皇上對這瑚貴人,還真是喜歡得緊。
一時間眾人心思各異,隻有上首的惠嬪神色一如往日。
若隻是個普通貴人,她何必操心,若不是普通的貴人,那也輪不到她來操心。
攸寧進門的時候,便察覺在坐有六七個女子,眼神頻頻往自己臉上瞟著。
倒不是什麼大陣仗,上輩子見過的這種場麵多了去了,她目不斜視,絲毫沒受到影響,隻端正給上首的惠嬪行禮。
惠嬪抬手叫起,打量了她一眼,隻見麵前的女子花骨朵兒似的年紀,眉眼生得極好,兩頰豐潤,行走起來落落大方,自有一番氣度。
可她記得皇上的喜好,或是如宜嬪那般柔媚嬌俏的,或是如榮嬪年輕時一樣,沉靜溫婉,又或者,如孝昭皇後那般頗具幾分才氣。
倒是從沒有過瑚貴人這樣的,還真是有些稀奇。
想著,她餘光帶了一眼底下的兆佳常在,果然見後者麵色有些不好。
從前太皇太後為皇上挑人,多是為了繁衍子嗣,雖然兼顧了容色,但最要緊還是瞧著好生養,有福氣。
如今宮裡有幾位生育過子嗣,位份卻不高的嬪妃,多半都是那時候被挑出來的。
這幾年皇上並不寵愛她們,但也對她們多有照拂,想來她們也能認清了。
可誰承想,如今卻出了一個未曾生育便封了貴人的瑚氏呢?
惠嬪並未讓她在正殿多待,不多時就叫了眾人散去。
從正殿離開,攸寧邊走邊和眾人客氣道了禮,然後發現有人看都不看她,徑直走向了另一側的西配殿。
場麵一時有些尷尬,最後還是個鵝蛋臉的年輕女子出來解圍道:“兆佳姐姐忙著回去照顧小公主,妹妹彆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