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第二十章(2 / 2)

聽著兆佳常在嘴裡說出的公主日常所食,太醫的臉色也愈發沉重。

小孩吃得多還能消化當然是好事,但也不能因為能消化就一直吃啊!

尤其是過分嗜甜,不加節製,如此飲食,短期之內公主隻是會發胖,長此以往下去,恐怕有患上消渴之症的風險,多發癰疽甚至有目盲風險。

一旦確診,幾乎藥石無醫,隻能通過調整飲食來克製發病,而且稍不注意便極易複發。

聽了太醫所說這些,這回惠嬪也不想替她說話了,隻冷眼瞧著兆佳常在。

她放心把三格格留在生母那兒,不就是看準了親娘照顧孩子更上心這一點麼?

她還總覺著兆佳常在膽子不大,鬨不出大事來,如今卻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臉!

皇帝臨走時,終是下了令,讓三格格早日搬進後殿去,由惠嬪費心照看著。

看著抱著三格格哭個不停,似乎有所後悔的兆佳常在,他難掩麵上的厭惡。

不過想著現在處置兆佳氏,三格格如何能好好養病,便也隻好罷了。

*

攸寧站在窗口,瞧見幾個顫顫巍巍的白胡子太醫從院子裡走過,然後被迎進了正殿。

屋裡現在就兩個大人兩個小孩,也不知道是誰出了事。

雖這麼說,攸寧卻有直覺,應該是為了三格格沒錯了。

她以前也聽說過,清代宮廷裡小孩夭折率高,原因之一是他們不給小孩子吃飯,怕吃多了不消化會生病,所以乾脆就不給吃,淨餓著,然後把孩子給餓死了。

她起先不相信,覺得應該沒人這麼傻,沒吃的被餓死就算了,有吃的怎麼還能被餓死呢?

後來到了永壽宮,她也發現宮裡沒有餓孩子的習慣,反而每個孩子能得到的飲食比她們這些大人還多,還更精貴。

大約是這個時候的滿人身上還遺留著關外的風俗吧,養孩子還沒有那麼精細小心。

但看了三格格的日常生活,攸寧卻有些相信後世那些傳言了。

隻不過孩子可能不是被餓死,而是被撐死的。

兆佳常在對三格格幾乎是有求必應,大約是從小養成的習慣,三格格想吃什麼肯定就能吃到。小孩子本來就愛吃甜的,兆佳常在還不加以限製,一口牙壞了還是輕的,逐漸膨脹的體型卻讓人有些擔心了。

高血壓,高血脂甚至糖尿病之類的,也不是沒有可能。

偏偏兆佳常在護犢子護得緊,旁人說句什麼,就懷疑是在咒三格格。

大家都隻是覺得不妥,沒人敢打包票說三格格一定就有問題,見此情況,自然也就沒人敢說了。

這回被皇上發現不妥,對三格格來說其實是好事。

這個時代的醫學雖然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