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邀人助拳(1 / 2)

潑刀行 張老西 10363 字 6個月前

初雪未消,朱雀大街銀裝素裹。

雖寒氣凜冽,但車馬往來絡繹不絕。

駝鈴聲聲,那是來自西域的商賈,負囊曳履,攜珍奇異物,至神州以求厚利……

天街兩側,昔日坊牆早已不見,商鋪林立,茶樓酒肆遍布,行人裹裘衣,戴氈帽,皆捂得嚴實。

作為長安城中軸線,朱雀大街平日裡就人多,冬至已過,百姓不再農忙,已經開始為過年做準備。

但對於江湖客來說,卻恰好相反。

神州百姓辛勞整年,平日摳摳搜搜,好不容易攢下點錢,也就這時候最舍得。

因此年前年後,從現在開始,一直到上元節燈會,都是賺錢的最佳時機。

有些江湖老客,就指著過年這些天發財。

天街兩側,幾乎全是撂地擺攤者。

李衍裝作沒發現身後跟蹤者,背手而行,直接鑽入人堆中,假裝瞧熱鬨。

這一瞧,倒是看到了不少江湖手段。

有金門老者擺攤算卦,招牌上寫著“賽半仙”,一本命書翻得嘩啦啦,口若懸河,把那鄉下婦女唬的一愣一愣……

還有瞎眼漢子,手中甩著竹板,邊走邊敲,口中念道:“算年災月降,算富貴貧賤”…

有皮門“釣李子”的漢子,扛著一根竹竿,上麵掛滿了各種肉蟲,口中吆喝著:“人吃五穀雜糧,體內自有蟲生,咱這一劑藥下去,什麼蟲都能打出來…”

周圍百姓看得稀罕,卻不知那“蟲子”,乃是烏龜旁腸製作,十分逼真。

當然,還少不了那賣腥(假)藥的,什麼假琥珀、假虎骨、假人參…看著琳琅滿目,卻沒一樣是真。

這些手段,騙的就是貪便宜之人。

當然,撂地畫鍋,擺攤說野書、唱快板、唱大鼓的更多,叮叮當當,咿咿呀呀,好不熱鬨。

李衍邊走邊逛,專往那人堆裡擠。

跟在後麵的幾人,也不免走散。

唯有一人機靈,緊跟著李衍,湊在耍把式賣大力丸的攤子旁。

鐺鐺鐺!

鑼聲剛響,李衍扭頭就走。

那跟蹤者也急忙起身,卻被耍把式賣藝的一把揪住,銅鑼攤在眼前。

“滾!”

跟蹤者一聲怒斥。

賣藝的也不急眼,眉毛一挑道:“老哥,出門在外都不容易,您看了半天,多少給個賞,難道想白嫖?”

“傳出去,不丟咱這長安人的臉麼?”

這話一架,周圍視線紛紛彙聚過來。

跟蹤者又氣又惱,隨便掏了倆子扔在銅鑼裡麵,但衝出去後,李衍早已消失不見。

身後,賣藝的一聲吆喝:

“謝大爺賞!”

…………

延壽坊,就在光德坊附近。

這裡臨近城隍廟,又是城西北富戶聚集之地,上好的茶樓酒肆自然不少。

唐時,皇家雖崇道,但民間信佛者眾,當時迎佛骨入長安,沿途坊市富豪皆開無遮齋大會。

所謂無遮齋,便是兼容並蓄,無所遮擋,不分貴賤、僧俗、智愚、善惡都一律可參與。

這種活動,耗資不菲。

當時的延壽坊,曾有禮部裴尚書、河內王武懿及各個宮主駙馬府,共同出手,規模之大,震驚整個長安城。

然而,繁華總會落幕。

王侯貴胄皆成土,佛道幾次重創,也早已不複往日鼎盛。

昔日的公主府原址上,修建起一座座酒樓茶肆,鮮衣怒馬者,換成了往日卑賤的商人。

清江樓,主營淮揚菜。

所謂人離鄉賤,物離鄉貴,遠道而來開在這長安城,價錢自然也不便宜。

“道爺,樓上請!”

隨著小二一聲招呼,羅明子撩起道袍,噔噔噔上了二樓,推開臨窗雅間,頓時笑道:“哈哈哈,怎麼,這是有錢了,請我這窮道士嘗嘗鮮。”

李衍連忙起身,“見過前輩。”

“欸,客套什麼!”

羅明子擺了擺手,直接坐下,笑道:“前陣子有事,你來長安也沒來得及接風,這頓算我的。”

說著,搖頭歎道:“太白山上的事,我也聽說了,那位師叔我知道,並非凶厲之人,也不知為何要邪法續命…”

就在二人相談時,叩門聲響起,隨後小二端著大托盤上菜,口中還唱道:

“淮揚美味香,佳肴歎無忘。蟹粉獅子頭、大煮乾絲、三套鴨、肴肉…客官,還請品鑒。”

上完菜後,又將毛巾一甩,搭在肩上,滿臉討好道:“二位客官,咱店裡有唱彈詞的姑娘…”

“不了,我們說會兒話。”

李衍擺手拒絕,待小二離開後,又起身給羅明子斟滿酒。

羅明子看了看桌子,若有所思,“酒菜豐盛,無事獻殷勤,你是遇到事了?”

“卻是瞞不過前輩。”

李衍也不廢話,直接將事情講了一遍。

“鬥法啊…”

羅明子啞然失笑,搖頭道:“你是活陰差,看模樣已得了傳承,即便在玄門之中,也不比正教差,何必攪合到這種事裡?”

李衍正色道:“江湖雖大,能入得了眼的朋友,卻沒那麼多,該出手時必須出手!”

“哈哈哈…”

羅明子滿意點頭道:“說的沒錯,修道修道,若連人都做不好,還有什麼資格求道。”

“鬥法這種事,隻要彆鬨得太大,我們執法堂通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同樣,我們也不好出手,也不會出現,伱小子也算機靈,讓人偷偷給我稍信,此事就好辦了。”

“我有兩位好友,雖是旁門,但術法了得,擅長爭鬥,人也義氣。待會我書信一封,你直接找他們便是。”

說著,夾了口肴肉,沉思道:“玄門雖特殊,但有些規矩也和江湖差不多。”

“鬥法鬥法,很多時候鬥的不是法,是人脈,尤其是這‘天元局’…”

“你這次幫人出頭,也算是要在長安道上立字號,事情做得漂亮,名聲有了,自有人上門找你們辦事,漸漸就能立足。”

“但靠彆人,終究不是事。”

“你有勾牒,又辦成了差事,能召喚陰司兵馬相助,這才是真正立足的本錢啊…”

聽到這兒,李衍有些鬱悶道:“彆說了,這勾牒還真沒想象中好使。”

“太白山抓陰犯,勾牒中多了三道罡令,每道罡令可召一次五營鬼兵,每次總數五百,用完就沒了。”

“此外,勾牒倒是能敕封一些鬼卒跑腿辦事,但厲害的我壓不住,弱的沒什麼用。”

“相較陰差任務的危險,有點雞肋…”

羅明子一聽,頓時瞪眼,沒好氣道:“你這話說的,讓一些法脈聽了,恐怕會氣死。”

“真以為兵馬那麼好得麼?”

“首先要有祖師壇,其次得有師傅們一代代積攢,常年香火供養,還要定期訓練,才能聽話。”

“五營鬼兵再差,那也比普通法脈的祖師兵強,若你今後有資格,說不定還能招來地府正兵,堪比我正教籙兵。”

“還有這鬼卒,常人飼養陰魂,必須要有東西鎮壓,才能不生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