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鼓王大會(1 / 2)

潑刀行 張老西 10619 字 6個月前

“諸位最近,可是風光的很啊…”

萬掌櫃喝了口茶,滿臉微笑道:“老夫當初就到處跟人說,幾位大有前途。”

“這不,剛到長安就聲名鵲起,火熊幫鬥法,香積寺破邪,正應了那句話,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啊…”

“萬前輩說笑了。”

李衍搖頭道:“這種話,外人說說就罷了,咱們自己人,知根知底的,您就彆笑話了。”

“欸~”

萬掌櫃擺了擺手,“這可不是老夫妄言,道上最近就屬幾位名聲響。”

“尤其李小兄弟,少年風流,萼樓一擲千金,不知有多少人羨慕。”

“聽說長安城各家樓裡的魁,都在想著法子打聽,欲折服你這歡場浪子呢。”

“果然有乃父之風啊…”

李衍懵逼,“我就喝個酒,唱個歌,一個女人都沒碰,怎麼就成了歡場浪子?”

“還好意思說!”

沙裡飛提起來就氣,“整整一千兩啊,真以為錢是大風刮來的?”

“我可打聽過了,人萼樓掌櫃把姑娘們挨個往上送,你是一個都看不上啊,就隻是喝酒唱歌,還大把灑錢。”

“你這是哪是喝酒,分明打臉啊,意思是萼樓百都不入眼唄?”

“萼樓掌櫃的氣得夠嗆,其他樓裡的姑娘自然高興,若誰能讓伱當了入幕之賓,不立刻風光了麼?”

萬掌櫃嘖嘖搖頭,“所以說你看不懂。”

“李兄弟這分明是欲擒故縱,今後不論到哪家,不都是坐上貴賓?多少歡場老客都沒這能耐…”

沙裡飛一愣,“說的也是。”

“行了行了。”

李衍哭笑不得,“這都哪兒跟哪兒啊,我就是喝高興了,吼幾嗓子,怎麼就弄成了這樣?”

“不提此事了,萬前輩,馬上要過年了,您來長安是來置辦年貨麼?”

“此事哪用老夫操心。”

萬掌櫃搖頭道:“這次來長安,不為其他,乃是為了鼓王大會。”

李衍疑惑,“不是上元節才開始麼?”

“這次不同以往啊!”

沙裡飛一聽來了精神,“我方才打聽到一個消息,今年上元節不同以往,動靜會鬨得很大,這幾日,已有外州的江湖藝人往長安跑。”

“嗯,沒錯。”

萬掌櫃笑道:“一來新任布政使李大人上任,二來麼,卻是和玄門有關。”

“大宣朝初立時,為祈求國泰民安,各個洞天福地,都煉製了一批錢,封存於名山大川,日夜香火祭祀,等著到時間開啟。”

“這些錢,可是玄門硬通貨,有的可鎮邪,有的可護身,製作法器也少不了。正教和朝廷會取走一半,剩下的,則會流入法脈和旁門。”

“所以每次錢開窖,都堪稱玄門盛事,名山所在州,也會趁機舉辦大型祭祀活動,為來年祈福。”

“但這購買錢的名額,也得爭,為防各個法脈私鬥死人,玄門就形成一套規矩,以各地民俗社火為主,分出個高下。”

“像是去年,閩州霍童洞天開窖,便是選得遊神會,眾多玄門齊聚,神遊閩州,各顯其能,壓住了四方邪氣,使得今年閩州沿海無大災。”

“可惜,閩州路途遙遠,老夫這一把老骨頭,還事情多,即便想去見識一番,也走不動。”

“還有這等盛事?”

李衍來了興趣,“今年長安選什麼?”

“選的是韓城東莊神樓!”

萬掌櫃撫須笑道:

“此習俗來源於古商‘雩舞’,眾人抬文武神樓祈雨,鑼鼓隨行,聲勢浩大,少不了要眾人配合。”

“關中曆來少雨,最怕大旱,今年已有少許征兆,因此選了這神樓祈雨,正好借各方玄門之力,讓陝州今年風調雨順。”

“當然,各地大法脈有自己傲氣,隻會想辦法從正教手中拿名額,所以參與者,全是旁門與小法脈。”

“老夫這次來長安,就是為了集結人手,弄一支隊伍,爭搶名額。”

“李小兄弟得了秦漢戰鼓鼓王傳承,又兼修術法武藝,這壓陣的鼓,還得你來出手啊。”

“我當是什麼事。”

李衍笑道:“如此盛會,自然要見識一番,既然前輩看得起,那在下自當竭力而為!”

“對了,還有件事,我曾托人給趙驢子兄弟捎信,但幾次都找不到人,他最近在忙什麼?”

萬掌櫃笑道:“自然也是忙此事。”

“造神樓的木材,可不能將就,老夫這次也算豁出去玩把大的,許多老夥計都會出手相助。”

“好了,老夫還有事,這就告辭。”

“前輩不留下吃飯?”

“欸~哪有時間,還得去找其他人,等人齊了,老夫做東,大家好好喝一場!”

“也好,前輩慢走。”

送走萬掌櫃,三人麵麵相覷。

沙裡飛樂了,“還以為過年能消停點,結果我要弄這舍利子的事,衍小哥要打鼓,道長恐怕事情也不少吧。”

王道玄撫須笑道:“杜員外給介紹了幾個活,都是些過年祈福淨宅消災的法事,貧道一個人就能辦了,你們該忙什麼忙什麼。”

“好啊,忙點好!”

沙裡飛眨了眨眼,“越忙越有錢,我和羅法清約了去見一位高僧,中午就不回來了。”

說罷,就急匆匆離去。

王道玄也點頭道:“正好有位員外家先人剛走,要淨宅,我去他家看看,衍小哥你…”

李衍笑道:“道長忙去吧,年關將近,我先去師傅家送點東西,免得到時忙不過來。”

很快,院子裡就剩下李衍一人。

他啞然一笑,雖說都很忙,但也代表著蒸蒸日上,說不定很快就能湊夠銀子,買個自己的宅子。

鎖好院門,李衍便轉身離開小巷…

…………

“鳳翔木版畫、家宅六神圖、西鳳老酒二十斤、甘泉豆腐十斤、豬一口、羊一口、魚二十條…”

黎家宅子外,管家高聲吆喝。

送禮這東西,自古以來就很講究。

官場上,有些時候不能招搖,還得雅,還得送的人舒服,弄不好人都見不到,還會被記恨…

百姓送禮要有說頭,既能堵得上街坊四鄰,親戚朋友的嘴,也不能讓自家損失太大…

像黎家這種小門戶,要的則是麵子。

管家黎伯憋足了勁吆喝,恨不得四鄰都聽見。

都說老爺隻有名聲,沒啥實惠。

瞧瞧,有誰這麼早送節禮?

樣還這麼多?

內院正堂裡,黎夫人無奈搖頭,“這黎伯,還有你,上門就上門,帶這麼多東西作甚?”

話雖如此,但她心中也是高興的。

李衍恭敬點頭道:“應該的。”

禮多人不怪,何況這位師傅對他是真不錯,所知所學,是毫無保留傳授。

黎夫人心情不錯,微笑詢問道:“聽說你最近可是忙得很,那冊子看了沒?”

她說的,是那本《劈掛總綱》。

老夫人本家姓馬,其父也是滄州有名的拳師,一輩子鑽研劈掛,想著能推陳出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