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滿月酒(2 / 2)

潑刀行 張老西 11607 字 5個月前

“如今,鄂州各個陸路山道都不太安生…”

“原來如此。”李衍點了點頭,和沙裡飛互相看了一眼。

他們接下來,要前往當陽縣境內的洞天福地,紫蓋山洞,探查那裡的太玄正教道觀怪事。

這是當初答應鄖陽城隍廟穀寒子的案子,因為秭歸縣一事,已經耽擱了數日,不能再拖下去。

此行途中,要經過不少山道。

看來這路上要小心一些…

…………

來到嚴府,這裡已是人聲喧囂。

嚴府因《鎮國十策》被皇帝認可,儼然已成為鄂州儒林的旗幟。

甚至還有消息傳來,朝廷要追封已故的嚴九齡祖父,翰林院大學士之位。

原本翰林院學士,隻是幫皇帝草擬詔書,而大宣朝自丞相一職被廢除後,翰林院大學士逐漸參與政事決策。

到如今,不少內閣大臣都出自翰林院。

皇帝這一舉措,分明就是要將開海和改土歸流,徹底定為國策,堵住反對派的嘴。

不管嚴家人想不想,都已被推上這個位置,前來拜訪的儒林中人和官員也越來越多。

除此之外,鄂州江湖大豪雷震也常駐嚴府。

對方已強勢掌控宜昌神拳會,附近的江湖門派幾乎全部聽其調遣,配合朝廷攻勢。

因此,嚴府再不複往日安寧。

李衍等人到來時,裡麵已是高朋滿座。

他們一來,就吸引了不少人視線,一些儒生眉頭微皺,難掩眼中詫異。

嚴五悅突然離開,還以為要去邀請什麼重要人物,沒想到就請來幾個江湖中人。

以嚴府如今的地位,此事怕是不妥。

然而,更讓他們驚訝的事發生了。

嚴府的當家嚴伯年,還有其大夫人,竟親自出來迎接,言語間滿是親近。

“見過嚴伯父,伯母。”

“莫要多禮,秭歸縣的事我們聽說了,還有,你這孩子,怎麼來了也不上門吃飯。”

“昨日剛到。”

話音未落,便又有兩人先後出門迎接。

一個是城隍廟廟祝玉陵子。

誰都知道,宜昌城隍廟雖說有些沒落,上次還被亂民砸了院牆,但隨著朝廷大軍駐紮,重要性也會日漸提升。

還有一個,則是都尉司原千戶。

這位原千戶,可是宜昌最近的風雲人物,突然動手布局,揪出幾名千戶所叛徒,查到不少重要情報,還剿滅了龍驤軍位於宜昌的暗堂。

鄖陽府那邊震怒,直接撤了宜昌掌印千戶的官職,連同一幫叛徒,押送至鄖陽審理。

而原千戶,則掌控了宜昌都尉司大權。

對方一上任便大刀闊斧,將宜昌衛所進行清理,混吃等死者全部撤免,提拔底層的精兵強將。

宜昌風氣為之一變,效率也隨之提升,在雷震配合下,幾乎將附近的叛逆據點全部清除。

誰都知道,這位原千戶前途不可限量,西南之戰後再立下大功,絕對會調往京城任職。

這麼多人都來迎接。

絕非普通的江湖中人!

眾目睽睽下,李衍等人頓時有些不自在,他們都不喜歡這種引人矚目的感覺。

好在無論嚴伯年、玉陵子還是原千戶都是人精,隨意寒暄了幾句,就將幾人引到後院,單獨列席。

他們一走,不少人頓時交頭接耳。

在座的都是宜昌府頭麵人物,消息靈通者不少,很多消息也漸漸被拚湊起來。

來自關中的俠客、一諾千金千裡送藥、絞殺龍驤軍精銳、智破秭歸鬼教…

種種事跡,聽得不少人目瞪口呆。

他們畢竟生活的安穩,即便西南戰亂,也安全待在城中,頂多家族的生意受損。

這些事情聽起來,簡直猶如唐奇俠故事。

來到後院,嚴伯年夫婦將他們安頓好後,便要去前院招呼客人。

他們一走,玉陵子便撫須微笑道:“李少俠,你問的那事,貧道已有了眉目。”

“哦?”

李衍眼睛一亮,“道長請說。”

玉陵子笑道:“就在前些日子,武昌府那邊,憋寶一脈趕山人,發現了一個西周古礦坑。”

“礦洞深不可測,怪事連連,且接連出現天靈地寶,還有不少古周時期的冶煉秘術,被刻錄在礦洞之中。”

“此事,已在玄門中引發轟動,不少玄門工匠都連夜趕往,就在礦洞外安營紮寨,其中不乏高手。”

“平日裡,這些玄門大匠隱藏於各處,可是難得一聚,諸位去了,說不定能找到合適的匠人。”

“真的!”

沙裡飛一聽,最為興奮。

玉陵子啞然失笑,“貧道騙你們作甚?眼下不少玄門中人聽到消息,都已前往。若非如今情況,我真武宮怕是也有不少弟子去湊熱鬨。”

李衍臉上也露出笑容,“好,紫蓋山洞的事忙完後,咱們立刻動身!”

而一旁的原千戶,也舉起了酒杯,“李少俠,話不多說,我敬你一杯。”

李衍舉杯回應,雙方儘在不言中。

將杯中酒一口飲下後,原千戶沉聲道:“那件事,我隱約聽到些風聲,但恐怕還要些時間。”

“西南之戰臨近,明日我便會啟程,親自帶人進入苗疆,為大軍開路。”

“若事後還活著,就幫李少俠辦了這事。”

“不急。”

李衍又敬了杯酒,正色道:“大人小心。”

“哈哈哈…”

原千戶灑然一笑,“大丈夫當建功立業,馬革裹屍,本官多年蹉跎,可不是隻為抓幾個毛賊。”

“乾!”

“乾!”

眾人也不再廢話,大口喝酒。

“諸位大人。”

就在這時,小廝滿臉喜色跑來通知,“小公子要剃滿月頭了,老爺請諸位前去觀禮。”

“好好好,同去!”

眾人麵帶笑,一起走向前院。

鄂州習俗,孩子滿月,要剃滿月頭。這一日要請來理發師傅,並宴請賓客。

這剃滿月頭也有講究。

這頭一條就是要全部剃光,連眉毛也不能留,因為不剃眉毛的孩子,長大會眼淺偷東西。

第二條,則是算生辰禁忌,若是八字輕,易受驚嚇,便要在腦門上留一撮“瓦當毛”,寓意身子賤,好養活。

當然,嚴家這孫子八字硬,因此很快在眾人笑聲中,眉毛頭發剃得一乾二淨。

“哇!哇!”

在孩子的哭聲中,理發師滿臉微笑,拿著煮熟剝殼的雞蛋,在孩子腦袋上滾來滾去,同時念道:

“一滾天長地久,二滾地久天長,三滾桃園結義,四滾四季發財,五滾五子登科啊……”

“諸位諸位!”

嚴伯年示意眾人噤聲,隨後感歎道:“前些日子,嚴府遭逢大難,五悅他們被老夫攆去漢口。”

“孩子降生時,老夫也不在身邊,連名字都還沒取,今日滿月,要送孩子到城隍廟‘寄名’,卻是拖不得了。”

說著,扭頭看向李衍,微笑道:“李少俠一來,救了拙荊,又解了我嚴府之難,可謂是我嚴家貴人,這名字就由你來取。”

話音剛落,就有人把孩子放到了李衍懷中。

抱著這新生的小生命,李衍先是有些錯愕,隨後麵色凝重,想起如今西南之亂,不由得脫口道:

“這孩子…就叫‘定國’吧!”

今日兩更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