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冒”出來的同學(2 / 2)

談完工作後,陸凡說道:“你在教育局工作多少年了?”

“局長,我是96年參加工作,98年到了局裡,04年提拔為教研室副主任,08年調整為副局長,算起來也有15年了,細想一下,時間都去哪了!”

陸凡微笑著說:“10年的副科了,該動一動了!怎麼樣,有想法嗎?”

“哎,進步誰都想?可是太難了!組織又不考慮你的工作乾的如何,咱沒人呀,有時候光靠努力沒用。”

當一把手要有站位,陸凡說道:“工作還是第一位的,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前兩天,我給高書記彙報工作,向縣委推薦你們幾個。高書記還算認可我們的工作,給了個綠化辦主任,這事還在醞釀期,不宜走漏風聲,注意保密原則,我現在征求一下你的意見。”

綠化辦?馮博陷入了沉思,一個是職能局副局長,一個是二級單位一把手,按道理不難選擇,但關鍵在於教育局是大單位,資源豐富,馮博又管了基建,方方麵麵不比綠化辦差。但綠化辦是正科級一把手,自己能說了算,在行政上工作,一把手的誘惑還是很大的。至於以後的發展倒是次要的,在小縣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不考慮副處,因為遙不可及。

這麼大的事,馮博必須權衡利弊,一時半會拿不定主意,必須要跟家裡讓商量一下,還得找高人分析一下,於是說道:“局長,能讓我考慮一下嗎?”

陸凡點了點頭說:“行,不過事不宜遲,明天給我答複吧!”

“感謝局長的信任和培養!”

三個副局長,要說起來還是馮博的資曆最老,是陸凡心目當中往外調整職位的首選人選。

當然了,並不是說陸凡這個局長對誰有什麼意見,之所以會這麼做,完全是出於想要增強教育局整體的活力考慮。畢竟一個單位要是沒有一點新鮮血液注入其中,就會陷入一潭死水的狀態,乾部們喪失發展的動力和機遇。

隻有讓人員流動起來,才能更好地激發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推動寧陽教育事業不斷向前邁進。

馮博離開後,陸凡靠在椅子上,思考著接下來的人事安排。內部的改革和調整並非易事,需要謹慎處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和矛盾。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了解每個人的能力和特點,做到人儘其才,才能真正提升教育局的整體實力。

下班後,陸凡回到家中,妹妹已經把飯菜做好了。

兄妹多年相依為命,感情特彆好。

吃飯的時候,陸凡開玩笑說:“瑤瑤,馬上大三了,不談個男朋友?”

陸瑤笑道:“哥,要談也是你先談,長幼有序!我覺得天慧姐就很好,我們倆一起回來的。天慧姐研究生畢業了,準備當記者,正在備考。”

“少操你的閒心!瑤瑤,大學畢業後,你打算做什麼工作?”

“哥,我要考中央選調生。”

“我對這個不是很了解,估計很難吧?哥也幫不上忙。”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