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巔峰之絕處逢生》全本免費閱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陸凡並沒有什麼特彆出眾的才能,隻知道想做的事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和毅力,持之以恒的堅持做下去!
正是憑借著這種執著與堅持,陸凡形成了自己的為官之道。無論是處理公務還是解決民生,都需要有一份持久不變的決心和毅力。
春節收假的第二天,陸凡的“驚喜”來了!
119名原計劃外民辦教師、代課教師有組織的來到縣政府,直接把大門堵了,而且點名道姓要見副縣長陸凡!
因為他們不止一次來上訪,但每次都被糊弄回去,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如今,陸凡在寧陽教育局的名頭非常響亮,所以他們有目的的來了!
近年來,這兩個群體問題凸顯,而且是曆史遺留問題,數次圍堵過省政府、市政府、縣政府大門,誰都沒好辦法解決,因為沒有政策依據。
民辦教師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因辦學力量嚴重不足導致的產物。說實話,他們為農村教育做過巨大的貢獻。但隨著時代和教育事業的發展,這些人存在整體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知識結構不完善、教育理念滯後等因素,已不能很好的適應教育教學對教師的新要求。
寧陽在90年代初,通過招考和職轉,對拿到市證和有《聘任證書》的給予了轉正,對計劃外民辦教師予以清退,一次性買斷工齡。
從2007年開始,計劃外的民辦教師和代課教師開始鬨事了,訴求是要求轉正,享受和公辦教師同樣的待遇。
其中的情況非常複雜,有清退的計劃內民辦教師,因為他們因工資低而長期離崗;有計劃內教師跟彆人達成協議,冒名頂替轉正的;由鄉鎮和學校自己雇傭的。
這些人都清楚國家政策,知道自己不符合轉正要求,但卻強烈要求轉正、享受公辦教師待遇、給與生活補助、養老和醫療保險等。
究其原因,無非是覺得不鬨不解決、小鬨小解決、大鬨大解決!
各級政府都沒有政策依據和支撐,所以就算領導想解決也沒有辦法,這個事情就被無限期拖了下來,這個群體成了纏訪戶。
說實話,陸凡不想沾這些麻煩事,但又也無可奈何,誰讓自己分管教育,還兼任著教育局局長,必須出麵解決。
下樓的時候,縣長邊繼得專門給陸凡交代,讓他彆輕易許諾。
懷著複雜的心情,陸凡帶著夏禮和秘書李俊武去大門口解決信訪問題。
公安局和信訪局的人已經控製了局麵,教育局副書記沈濟勤和副局長汪飛以及幾個乾部也來了,場麵很混亂。
陸凡出現後,上訪人群馬上圍了上來,七嘴八舌的訴說著自己的“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