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羽去占座,許瑤去點菜,按照兩個人的飯量,要了一個葷菜,兩個素菜和兩碗米飯,總共花了一塊八毛錢。
許瑤這邊點完菜,蕭羽哪兒也找好了位置,衝她招了招手。
正在飯點兒,吃飯的人多,少不了要拚桌,同桌還坐著兩位男同誌和一位女同誌,看起來不到三十歲,都穿著筆挺的深藍色解放裝,也是剛來不久等飯的間隙,男同誌從身旁的文件包裡拿出一張四開四版的紙樣。
“紅梅,我看咱們第一批報紙,有這麼大小差不多,剛才在鎮上轉了一圈,群眾文化基礎弱,在這兒創辦報紙,難度不小,紙樣太大了,文化內容少不好排版。”
那位被稱作紅梅的女同誌濃眉大眼,笑起來臉頰還有一個梨旋:“什麼事都是慢慢發展起來的,咱們先辦小報再辦大報,用不來幾年群眾文化水平提高了,看報紙的人多了,傳播量自然就上去了。”
旁邊男同誌更年輕一點,笑起來臉上兩道法令紋若隱若現:“我看咱們《順安日報》首刊就定在八月一號,正好趕上建軍節,老賈你沒事兒可得琢磨琢磨這個創刊詞。”
老賈點點頭,把報樣放回夾包裡:“是,第一刊不能含糊。”
許瑤眼尖掃了一下,就見那包裡還有很多種報紙版樣,看起來這幾位同誌是在鎮文化宣傳部工作。
這份《順安日報》可不簡單,雖然相較於同期報刊起步晚,但它是《順安市報》旗下首份以可讀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的報紙,受眾程度很高,正因如此,後來成為順安市的主流報紙,報社位置也被遷到了縣城。
許瑤心弦一動,趁著菜還沒上來,禮貌問道:“請問同誌,咱們是要在鎮上創辦日報嗎?”
紅梅道:“對,這項工作由我們負責,也是為了方便鎮以下農村地方百姓的及時了解政策信息。”
“那報紙接受投稿嗎?”
“接受啊!”年輕男同誌道:“地方報紙,本來就是為了群眾創辦,隻要有好文章,好想法都可以來投稿,一經錄用就能登報紙啦!”
在這個文化水平落後的年代,要是能夠在報紙上發表一篇文章,那就算是很有出息了。但許瑤關注點並不在這上,赧然一笑:“如果文章錄用登報了話,有稿費嗎?”
小姑娘長得明眸善睞,說話又有禮貌,叫人看著就心生好感,報社同誌都很認真地回答。
“有!咱們離創刊還有兩個月,隻要寫得好,日報首刊也能登,按字數算,每一千字十塊錢,怎麼?小姑娘,是家裡有長輩想試試嗎?”老賈笑嗬嗬道。
他們看許瑤這麼小年紀,不像能寫出一篇像模像樣的文章來,以為她是幫家裡人打聽。
許瑤也沒有解釋,點點頭,從包裡掏出紙和筆:“同誌,麻煩把投稿地址給我寫一下,等回去就叫家裡人試試。”
幾個報社的工作人員互相對視一眼,沒想到還沒開始創刊就已經有預約投稿的了,紅梅同誌從許瑤手裡接過筆,把投稿地址寫清楚後將紙筆遞回來:“要是投稿遇到什麼問題,可以到街東頭的順安日報社找我,我叫廖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