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個,等到建廠後,她也得把精力往生意上分一分,再住學校,時間上不自由。
安頓好住處後,付敏去打工賺錢。
許瑤他們三人就開始尋找合適的廠房,顧城已經把京都跑了個遍,可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廠房,那些地方要不就太貴,要不就是地理位置太偏。
許瑤也去看了兩個地方,不過都是臨街的民營違建。現在正規的廠房都在國營企業下,要想獲得租賃許可,都得經過國營大廠的同意。
直到有一天付敏從保亭回來,順手帶回來一張沒看完的報紙。許瑤打開看了一眼,注意力被一篇文章吸引,其中反複提到的一個地方“大北窯。”
大北窯位於長安街東端的大北窯,這片地方在後世將成為聞名世界的商務中心區,是京都對外的重要窗口。
新中國成立後這裡修建了大興工業,成了工廠的聚集區,大北窯十字路口,北京金屬結構廠、北京第一機床廠、北京汽車製造廠、北京綜合儀器廠等十多個大中型國有企業。
基本京都能叫出的企業都聚集在這裡。
企業一多,空置廠房也就多了,許瑤有了想法,立馬喊了顧城去看。
果然,轉了一圈,許瑤一眼就看中了一棟閒置的二層小樓。
跟周圍成片的大廠房相比,這棟樓並不起眼,但它位於整個“鐵十字”的中心,隻是因為麵積小,利用率不高所以被空置在這裡。
顧城找人問過了,這座小樓屬於北一機,也就是說要想租下這棟小樓,許瑤必須得到北一機企業的同意。
這就需要使點兒人際手段了,沈招娣到底在京都待了五六年,認識的人也多,有她幫忙事半功倍。
幾經輾轉顧城和許瑤終於搭上了一條線,對方是北一機的車間主任,也是廠長的小舅子名叫夏成軍。
第一次去見領導少不得要帶些見麵禮,兩條紅塔山一條100,一瓶茅台380元,加起來將近五百塊,也算是誠心實意求人辦事。
許瑤和顧城到了廠區辦公室,夏成軍是個微胖的中年男人,頭頂留著一片地中海,一聽說許瑤他們是來談廠房的事兒,便叫兩人坐下。
起先他態度疏離,一直等到顧城把紅塔山往他手裡一塞。
夏成軍臉上才顯出幾分笑意,當即表示:“這件事一定能辦成,你們回去等信兒吧。”
有他拍胸脯保證,許瑤和顧城也就暫且放心了,可這一等,過了半個月依舊一點消息都沒有。
沒辦法,隻好再往北一機廠區走一遭,去找那位夏主任,
可這回對方乾脆連麵都不肯露了,這可把顧城氣得夠嗆,東西收了不辦事兒,還有這號人!
“不行,這件事不算完!我得去找他!”顧城在房裡來回踱步。
沈招娣也後悔自己怎麼找了這麼不靠譜的人。
可人家是國營廠的領導,京都本地戶,顧城隻是外地來跑生意的,胳膊擰不過大腿,萬一對方翻臉不認人,使點兒什麼絆子,再想在京都站穩腳跟就更難了。
聽沈招娣的意思這件事就這麼算了。
許瑤擰著眉頭坐在一旁,過了一會兒道:“沈姐,咱們不能吃這啞巴虧,你們這兩天去其他地方找找,看有沒有合適的,我去北一機門口守著,守株待兔總能逮到人,讓他給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