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史蔣拱宸上前奏道“王昊有功不假,但是,擅殺朝廷命官之風亦不可長。獎功罰過,都得遵照朝廷規製,方為正理。”
此言一出,眾歪們紛紛附議。
大歪一“王昊居功自傲,性格偏執,不可重用!”
大歪二“王昊身份來曆,頗多可疑,宜派人捕來京師,著有司究查真偽。”
大歪三“此獠目無朝廷君父,擅殺三品武官,按律當斬!”
……
一時之間,聲討之聲甚囂塵上。
不過,就在此時,卻聽有人斷喝一聲“不可!”
眾歪們轉頭看去,是兵部尚書陳新甲。
陳新甲越眾而出,高聲說道“王樸雖是總兵,但也不可奪人戰功、殺害義士。王昊雖為草民,但也不會刀斧加身而閉目待死!依微臣看,不宜追責王昊,而宜彰其神勇。”
此言一出,眾歪們又是紛紛附議。
大歪一“王樸臨戰先逃,百死莫贖,人人得而誅之!”
大歪二“王樸先欲殺王昊奪功,被王昊反殺,實乃自衛,而非互毆!”
大歪三“王昊殺阿巴泰和阿濟格在先,縱是殺了罪將王樸,也是功不掩過,當厚賞加以籠絡,切不可寒了義士之心。”
……
很多歪歪們剛才既附議了蔣拱宸,現在又附議了陳新甲。還有不少人在學南郭先生吹竽,嘴巴一張一張,沒有聲音發出。
崇禎依舊沒有說話。
在心裡,崇禎是支持陳新甲的說法的。
但是,身為帝王,有些話卻不好直說。
所以,隻好拿眼光看向周延儒。
周延儒極善揣度帝心,見崇禎看向自己,便開口說道“非常之時,自當行非常之事。若使王昊閉目等死,則國失義士,更讓將士寒心。依微臣看,陛下當親擬聖旨,大加表彰,並實授其參將之職。如此一來,此人必會歸心朝廷,甘為陛下效死。”
“如此甚好!”
崇禎再次龍顏大悅。
而一眾大臣們,見皇帝已經作出決定,也不再有爭執,紛紛高呼“陛下聖明!”
隨後,崇禎又開口說道“洪承疇鬆山大敗,錦州之圍未解,祖大壽依舊被困錦州城中。不知眾位愛卿有何良策?”
眾歪們都低頭看著腳尖,沒有一個人出聲。
最後,還是兵部尚書陳新甲站出來說道“朝廷暫無可用之兵,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好一個從長計議!
祖大壽已經被困在錦州城裡快兩年了。
外城已失,隻守著內城。
糧草儘絕,殺人相食!!
再不出兵救援,結果可想而知。後人多有罵洪承疇、罵祖大壽者,但是誰又能體會他們那種絕望的心情。
一個被逼到“殺人相食”還在堅守城池的將軍,你能說他沒有骨氣?若非對明朝的朝廷絕望到了極點,他又怎會投降滿清?
但是,此時的崇禎。
也確實是內憂外困,既無可用之將,亦無可用之兵,更無可用之銀!
……
過了良久,崇禎才又開口說道“擬旨,實授義士王昊為寧遠參將、從三品。賞……戰甲一副、寶刀一把,金……金十兩。”
頓了一下,又道“擬旨,著錦衣衛都督僉事駱養性親赴寧遠,徹查鬆錦之敗因由,驗明功過,緝拿有罪者入京候審!”
這是要對鬆錦大敗進行追責、秋後算賬了。
……
這道聖旨發出之後,駱養性尚未出發,京師城中已經有很多快馬出了城門,晝夜不停,往遼東方向飛奔。
這是慣例。
在明朝,朝中大臣與地方官吏之間,各種關係盤根錯節。隻要朝中有事,便會著人給地方自己一派的官吏報信,好讓自己一派的人早做準備,小心應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