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蕭爾沁也是那個被“拋棄”的皇子!
繼而,看在外人的眼裡,且不談他們二人各自的心境如何,單說他倆勾結的可能性就令人不得不猜疑。
二人本是叔侄關係,又同被“拋棄”,私下強強聯合,意圖舉兵奪位,這理由何其充分?
蕭無晟“東窗事發”,被貶為齊郡王,已無奪權的實力。
但蕭爾沁卻正值風發,大權在握的時候,由蕭無晟提供便利,組織謀劃,再由蕭爾沁手下的狼衛對台府出手,先保住蕭無晟,再聯合奪權。
這樣的邏輯一出,不談百官是否信服,以皇帝蕭無忌多疑的秉性必不會縱容,肯定會殺一儆百!
聽到楊宣吐出一個“有”字,龐奇微歎一聲,便不再多言。
他知道楊宣雖不善偵查,但並非愚笨,指出蕭無晟與蕭爾沁之間的“類同”關係後,他必能明白其中隱晦。
頓了頓。
沉默了些許後,楊宣長舒一口氣,這才複而開口道:“大人的意思,末將大致明白了。幕後主謀命人假扮狼衛,屠殺禦史台,以狼衛引出二殿下,此為一大陷阱。蕭無晟隻是當年通敵案的主謀,他並沒有設計參與屠殺台府。”
“真正製造禦史案的真凶,是那個一直隱藏在幕後之人。因為曹懷興的變節,此人已經知道蕭無晟是當年通敵案的真凶。但他沒有揭發,而是先製造禦史案,再故意將線索指向蕭無晟。”
“讓我們誤以為...蕭無晟既是當年通敵案的主謀,後又製造了禦史案以掩飾罪責。實則...蕭無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孫大夫盯上,又如何製造禦史案?一個已然無權無勢的郡王,又如何單方麵製造禦史案?一切,都是那個深藏不漏的真凶布局。”
“以狼衛引出二殿下,再引導我們一步步獲得孫大夫的密盒資料,坐實蕭無晟的通敵罪,並順帶構陷吳應雄,除去異己!一旦我們抓住了蕭無晟,加上狼衛的佐證,那麼他與二殿下狼狽勾結,企圖顛覆朝綱的事實就無法否認!”
“而二殿下與蕭無晟勾結的理由與動機就是:兩者都有一樣的遭遇,都不忿於失去太子之位,繼而意圖聯合奪權。”
徐安聽後,歎道:“你明白就好!李放通敵案,確實是蕭無晟為了報複而為之,這點...孫大夫和馬冀等人的偵查無誤。但孫大夫何等人物?他曆經十餘年查一個人,豈能讓對方輕易知曉?蕭無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即將被查,因此他沒有動機屠殺台府!”
“況且,即便他知道,那又如何?他已被貶,在朝中已無權勢,如何殺人?唯一的解釋就是,蕭無晟不是禦史案的主謀!再說到二殿下,如果他真是幕後主謀,他有何理由替蕭無晟隱瞞真相,而屠殺整個台府?”
“如果他要奪權,根本就用不到蕭無晟這個被貶之人,隻需發動漠北四十萬狼軍南下,並聯合蠻夷入關,就可直取京都!為何要多此一舉,冒險屠殺台府?再者,你們想想看,一個就藩後便再也沒有返京過的藩王,領密旨入京。若已有造反之心,會隻帶百餘親衛嗎?”
龐、楊二人沉默,顯然無法準確回答這個疑惑。
半晌後。
楊宣才道:“大人之前說過,幕後之人為二殿下此來,設置了三大陷阱。狼衛是其一,蕭無晟是其二,其三呢?”
徐安臉色一冷,肅然道:“第三個陷阱是人!一個死人...”
“死人?誰?”
“先太子蕭爾康!”
“什麼?先太子是病亡的,此事有太醫驗屍作證...”
“太醫驗屍?太醫不能造假嗎?太醫就一定忠心嗎?還有,先太子三次巡視漠北,為何前兩次沒事,第三次就突然病故了呢?這病...也來得太突然了吧?再者,他到底染了什麼病,連隨行的太醫都束手無策,直接就病死途中了呢?如果先太子是被謀殺的,那麼誰的嫌疑最大?”
“這...”
楊宣不敢回答這個問題。
蕭爾康是在漠北病死的,若實情是被謀殺而亡,漠北王蕭爾沁...豈非是最大的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