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李代桃僵(2 / 2)

賢王擺明了是要拖太子下水,他敢多話,不僅討不到好處,反而死得更慘。

神仙打架,凡人還是躲得遠遠的好。

皇帝意味深長地看向秦君鬱,他又怎會不知此案了結突然,一切都太過剛剛好。

先是掌櫃承認是自己一人所為,與太子無關,供出了是戶部侍郎是主謀,而後戶部侍郎直接認罪,無一句辯駁。

黨派之爭,犧牲已經常態,他立即當眾削了戶部侍郎的官爵就是為了給眾人一個警告,讓他們不要做得太過分。

可此事究竟是賢王做局,栽贓陷害太子,還是太子以身入局,想斷掉賢王的左膀右臂。

如是前者,太子將掌櫃推出來倒也可以理解;

如是後者,賢王被擺了一道後惱怒要讓太子也付出代價,也能說得過去。

究竟是誰做的局,皇帝暫時沒有定論。

太子黨的人坐不住了,紛紛進諫。

“皇上,太子殿下自從西肅回來後便接手木蘭秋彌的事務,忙得腳不沾地,幾日不曾休息!前幾日暈倒在獵場,殿下醒來第一件事就是讓人瞞下了此事,唯恐聖上擔心!殿下的忠誠之心,日月可鑒!”

“皇上!太子殿下是東宮之主,手底下的人沒有上萬也有幾千,朝中事務繁忙,殿下無暇顧及其他,才讓人有可乘之機,與那背信棄義之輩苟合誣陷殿下,殿下何其無辜啊!”

“皇上!殿下為人如何臣放在眼裡!此事殿下定是為人所害,險些讓皇上與殿下父子離心,何其可恨呐!”

“皇上!若是如賢王所說,底下人犯事,就是上頭的人管教不當,應連坐受罰。那麼賢王身為殿下的皇叔,是不是也可以說賢王對殿下的教育不到位,才使殿下行差踏錯,也該罰。

臣再冒著殺頭的死罪鬥膽說一句,天下人皆是聖上的子民,那麼天下人犯錯,豈不是都是皇上的責任!”

……

追隨賢王的人不甘示弱,也紛紛進言,將秦君鬱一頓批。

一個個,說得有理有據,憤憤不平。

不一會兒,站著的人已經沒幾個了,殿中央跪倒了一大片。

皇帝被吵得頭疼。

秦君鬱氣定神閒地出列,在各色的目光中,他拱手,聲音清冷,緩緩道:

“父皇,兒臣對此事並不知情,大理寺卿已查明真相,戶部侍郎對罪行供認不諱。父皇若還是認為兒臣不清白,兒臣願受任何責罰。”

反正戶部侍郎已經認罪伏誅,事實擺在眼前,賢王純屬是無理取鬨。

隻要他不認,賢王就沒有任何辦法。

秦澤海知道他這是以退為進,正要出言駁斥,便又聽到他道:“皇叔既然不信兒臣,兒臣隻好請父皇將木蘭秋彌的事務托付給值得信賴的人去辦,以此自證,兒臣從無非分之想。”

此話一出,眾人倒吸一口涼氣,把頭埋進了胸口裡,全然沒有進諫時當仁不讓的氣勢。

當時皇帝將遠在西肅的太子急召回京是為了什麼?不就是因為朝中無人能擔此大任嗎?

聖上登基以來,這項工作每年都是太子經手去辦的,他們不清楚圍獵的流程,其中細節更不用說,也拿不準要用多少銀子。

哪些地方要多花,哪些地方可以少花,心裡沒個底,便束手束腳,哪能辦成事呢?

皇帝對木蘭秋彌很是重視,眼前月底就要開始了,太子卻在此時撒手不管,試問誰敢去接這個燙手山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