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太聽聞此言,心中一緊,滿是疼惜地撫摸著大娃的頭,轉而對張富使了個眼色,後者心領神會,迅速合上了厚重的院門,隔絕了外人的窺探與議論。
門外,幾個好事的村鄰見狀,麵露尷尬,彼此交換著眼神,紛紛搖頭散去。
門扉閉合,張老太緊緊摟住大娃,堅定地許諾:“我的心肝寶貝,彆怕,奶奶一定會有辦法讓你讀書的!”
在那個寧靜而又略顯閉塞的小村裡,有位名叫周秀才的人物,被村民們津津樂道,皆因他讀書破萬卷,家中堆積如山的書籍幾乎能將人的膝蓋淹沒,成為鄉間的一段佳話。
張家三娃便成了周秀才身後形影不離的小尾巴。
張老太一邊輕輕拍打著手裡精心準備的包裹,裡麵藏著幾件用自家織的深藍布料做的新衣,一邊對著大孫子張大娃笑眯眯地說:“孩子啊,奶奶為你準備了些上好的衣物,你也去跟著周秀才學點本事吧。你聰明伶俐又知書達理,比起那張三娃可是強上百倍。我敢打包票,周秀才見了你,肯定會特彆喜歡,到時候,張三娃怕是要被晾在一邊嘍,而我們大娃就成了他獨寵的徒弟!”
然而,年少氣盛的張大娃小臉蛋上並未展露太多的興趣,鼻翼微蹙,發出一聲不滿的哼聲:“我看那周秀才不過如此,聽旁人講,縣城裡的私塾教師都是曾經高中舉人的大人物,我若要學,就要學最好的,那些隻中過秀才的,哪能傳授給我什麼高深的學問!”
張老太見狀,沒有生氣,反倒是更加耐心地開導:“哎呀,你這想法可就太簡單了。縣城私塾雖然好,但一個舉人老師得應付多少學子?若是周秀才收了你為徒,再讓張三娃退居二線,那他不就能全心全意教你一個人了嗎?”
經過一番語重心長的勸解,張大娃雖仍有些不情不願,但最終還是點頭答應了祖母的安排。
為了孫子的前程,張老太忙活了一整天,不僅翻箱倒櫃找出了珍貴的布料,還四處搜集雞蛋,想要儘可能為即將踏上求學路的大娃多備些補給。
她猶豫再三,從籃中取出一個雞蛋,眼中閃過一絲心疼,想著明天就給孩子燉了,好好滋養一番。
在這個家中,自從二房、三房各自立戶後,就數大娃還常常繞膝陪伴。
張老太心中有一股勁兒,非要讓那兩個不怎麼孝順的兒子明白,自己親手養大的孫子,將來必定要比他們的孩子更有出息!
此時此刻,院子外,被冷落的胡翠梅獨自望著空蕩蕩的四周,受傷的張老大在床上痛苦呻吟,而張老太則牽著張大娃,踏上了拜師的路程。
至於張富,早就不知所蹤,對於妻子的境況不聞不問。
胡翠梅心中滿腹委屈無處訴說,隻能無奈地拍去身上的塵土,轉身繼續照料自家的頂梁柱。
另一邊,張老太領著張大娃剛邁進周家門檻,便見張三娃正聚精會神地在周秀才的監督下解答去年書院的考題。
這些題目據說來自安州的真題,周秀才不知通過何種渠道獲得。
張三娃原本已曆練過縣試,府試的挑戰,原以為周秀才此舉不過是檢驗他的基礎知識,未料卻一步步激發出了他潛在的能力,甚至最後直接讓他練習更高難度的院試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