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張家的四娃一跨進家門,便被母親徐莉雲如連珠炮般告知了賣家提出的條件,詢問他的意見。四娃一聽,臉上立刻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仿佛春天提前到來,他說:“娘,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啊!我們得趕緊把酒樓盤下來,這樣的機遇稍縱即逝,我怕晚一步就被彆人捷足先登了!”
徐莉雲聽兒子如此自信滿滿,嘴角不禁上揚,帶著幾分欣慰與驕傲。
四娃則更是胸有成竹,下巴微揚,眼中閃爍著不容置疑的光芒:“娘,這事兒您放心,彆的我不敢說,在烹飪這行,十個山悅樓綁在一起,也不是我的對手!”
事實上,四娃早已胸有成竹。
前幾天,他特地派人從山悅樓買回了幾道招牌菜,親自品嘗之後,心中便有了底。
山悅樓的菜肴在他看來,根本不是對手。
他甚至不用親自動手,隻要按照他的食譜來,就能做出比山悅樓大廚更出色的味道。
四娃還敏銳地洞察到,山悅樓之所以受歡迎,要麼是因為它的環境,要麼是因其第一酒樓的名聲。
而他看中的那座酒樓,無論是裝修風格還是布局設計,都比山悅樓更為氣派與講究。
如果有一家酒樓,環境優於山悅樓,菜品更加豐富美味,價格又公道合理,誰還會選擇山悅樓呢?
在張四娃的堅定信念下,徐莉雲迅速通過江貴將酒樓盤了下來。
交款當天,楊老板兌現了他的承諾,將自己昔日的一隊廚師介紹給了張四娃。
這隊廚師由一位經驗豐富的師父朱金寶帶領著五個徒弟組成,他們不僅手藝高超,而且極重情義。
回憶往昔,楊老板為了能在競爭中勝過山悅樓,不惜重金聘請了兩位大廚。
不幸的是,酒樓遭遇變故後,其中一位大廚李師傅跳槽到了山悅樓,隻有朱師傅帶著徒弟們堅守到最後。
楊老板因此對朱師傅心存感激,這份恩情銘記於心。
朱師傅因酒樓倒閉而名聲受損,還遭受了李師傅的排擠。
如今,他和徒弟們經營著一家小餐館,生活雖不算富裕,但也算安穩。
原本,朱師傅已無意再涉足大型酒樓,但楊老板的勸說,加之對李師傅當年行為的耿耿於懷,讓他內心深處仍渴望能有一次正麵擊敗李師傅的機會。
當張家人找上門時,朱師傅心中雖有所觸動,但初見張四娃,一個看似稚嫩的孩子,竟大言不慚地說要教他做菜,這讓朱師傅一時之間感到啼笑皆非,甚至有些不屑。
然而,當張四娃走進廚房,不出一個時辰便端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時,朱師傅徹底被折服了。
他不僅當場提出要拜張四娃為師,還硬拉著徒弟們尊稱張四娃為師公,儘管徒弟中最小的都比張四娃年長,起初並不情願,但在品嘗了那些令人回味無窮的美食後,也不得不心悅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