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但凡有孩子踏上讀書考取功名之路的家庭,都不約而同地想要靠近這股好運,希望能沾染些許喜氣,仿佛這樣就能讓自家的孩子也受到文曲星的庇佑。
心中懷著這樣的期許,原本隻是圍觀湊熱鬨的百姓們,三三兩兩地走進了酒樓,決定點上幾道菜,親身體驗一番。
恰逢今日酒樓開張大吉,菜品價格格外親民,大夥兒這才舍得打開荷包,享受一番。
儘管逸軒樓提供外送服務,但這僅限於店內消費達到一定數額的顧客。
於是,那些未能達到標準的食客,便選擇將美食打包,帶回家中,讓家中的孩子們也能品嘗到這難得的美味。
原本,許多人以為這逸軒樓不過是徒有其表,內裡與山悅樓一般無二,平淡無奇。
然而,當一道道精心烹製的菜肴擺上餐桌,全家老少無不為之驚豔!
在這城關縣這等小地方,名廚難覓,所謂的“大師傅”也不過是菜式稍多,口味勉強及格。
而朱師傅憑借其深厚的烹飪基礎,加之張四娃提供的獨門秘籍指點,技藝早已日新月異,即便是最普通的家常小炒,也能炒出彆具一格的風味。
那些打包回家的食客,個個讚不絕口,就連原本埋怨丈夫浪費錢的妻子,在嘗過菜肴之後,也紛紛點頭稱讚,心悅誠服。
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這酒樓老板家竟能培養出一位秀才兒子,這無疑讓人們對這酒樓的食物又添了幾分遐想。
難道這聰明伶俐的秀才郎,就是吃著這些美味佳肴長大的?這樣的念頭在人們心中悄然生根,無形中又為逸軒樓的菜肴增添了幾分神秘的魅力。
隨著天氣逐漸轉暖,商隊也開始活躍起來,紛紛踏足城關縣。
以往,這些商隊總是習慣性地前往山悅樓舉辦宴席,洽談生意。
然而,這一次剛踏入小鎮,他們便被一座比山悅樓更為氣派的新酒樓所吸引——那正是重新開業的逸軒樓!
出於好奇,不少商人決定嘗試一次,結果卻徹底被這裡細致入微的服務和令人難以忘懷的美味菜肴所征服。
特彆是位於三樓,專為商人設計的大包間,其裝修風格既講究又不失溫馨,每一處細節都透露著對客人的關懷,商人們的心瞬間就被俘獲了。
此外,有的商人早已厭倦了山悅樓的種種憋屈,有的則是單純想巴結張家,於是,關於山悅樓近期遭遇的不幸以及那對虎鶴兄弟的種種劣跡,開始在各個客棧間悄悄流傳,甚至連劉掌櫃和酒樓老板的不堪往事也被一一揭露。
商人們雖然自身或許也有諸多不足,但在外行走,名聲至關重要。
若公然支持山悅樓,豈不是間接承認自己也是那般不擇手段之人?
為了維護自己在商界的形象,他們不得不擺出一副不屑於山悅樓的姿態,從此改道而行,不再光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