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持一卷泛著金光的聖旨,聲音堅定而響亮,宣稱先帝早有遺願,意欲廢黜太子,改立自己為儲君,言辭懇切,擲地有聲。
然而,太子一方對此早有防範,他們迅速集結力量,強調太子身為先皇後嫡出,不僅品行端正,且從未有過任何過失,直指五皇子所持聖旨為偽造,指責其圖謀不軌,意圖篡奪大統。
兩股勢力在輝煌而又肅穆的宮牆內展開了激烈的對抗,刀劍相交,箭矢橫飛,無數無辜的宮人在這場權力的遊戲中成為了犧牲品,年輕皇子的身影也在混亂中遭到不明勢力的暗算,生死未卜。
皇後則在暗中布下了重重迷霧,於關鍵時刻悄然隱退,使得太子一派的搜捕行動如同石沉大海,一無所獲。
最終,這場關乎皇權更迭的政變以太子一脈的徹底失敗而告終,太子本人也在五皇子的親自乾預下,飲恨黃泉。
當這一震撼人心的消息傳至邊疆,太子的勢力已被皇後與五皇子聯手清除得七零八落,隻等欽天監擇取吉日,五皇子便能正式登基,成為大周新一代的帝王。
儘管許多將領與藩王心中或有不滿,甚至憤慨,但在既成事實麵前,他們深知無力回天。
畢竟,太子已逝,成年的皇子或傷或亡,其餘年幼的皇子也在政變的漩渦中飽受摧殘,有的身陷囹圄,有的心靈受到重創,再也無法成為皇位的有力競爭者。
京城的文人墨客,此刻紛紛圍繞在五皇子與皇後周圍,傳言中,新皇的龍袍正在工匠們的手中夜以繼日地趕製,每一針每一線都承載著對未來的期許。
在這樣的氛圍之下,誰還敢妄加評論,挑戰這看似已成定局的新秩序?
尤其是當眾人得知,五皇子乃皇後親生,而原太子被貼上了“謀反”的標簽,皇後更是拿出了據稱是先皇遺詔的鐵證,明確表示要改立五皇子為太子,這無疑讓所有人心中的異議化為烏有,誰還願意在這個節骨眼上多言?
太子一派的抵抗逐漸平息,忠誠的大臣們也選擇了沉默,而五皇子則不斷強調自己輔佐新君的功績,期待著早日獲得應有的晉升,以便能夠賞賜跟隨自己的人。
然而,在這表麵的繁華背後,人們似乎遺忘了那位在冷宮中默默成長的十六皇子,他的存在如同被遺忘的影子,靜靜地等待著屬於自己的命運轉折。
皇帝駕崩的消息如風一般迅速傳遍四海,舉國沉浸在一片哀悼之中,即便是偏遠鄉村的百姓,儘管他們從未親眼見過先皇,也不清楚他的名字,但那份失去領袖的悲痛依然深深觸動了他們的心弦。
遠在城關縣的知縣龍逸一收到消息,隻是淡淡地將信件放在一邊,並沒有流露出太多的喜悅之情。
太子的失勢與五皇子的崛起,對他而言,意味著個人命運的又一次轉折。
正是因為他曾經得罪了五皇子,才被貶謫到城關縣擔任一名微不足道的地方官。
原本期望通過勤勉工作,積累政績,三年之後重返京城,卻不曾想,太子與五皇子之間的較量,竟以如此戲劇性的方式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