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州望著眼前這群無助的人們,眉頭緊鎖,如何妥善安置這些難民,成了他心頭的一大難題。
於是,他緊急召集幕僚,共商對策。
莊通判一位心思細膩的官員,提出了一個頗有見地的建議:“大人,您知道嗎?田園縣的牛尚坡,自從半年前的事件後,那裡的居民幾乎都被遷徙到了邊疆,現在隻剩下寥寥幾家。那裡房屋空置,田地荒蕪,正好可以用來安置難民。若此舉成功,不僅能解決燃眉之急,大人您也會贏得百姓的愛戴,留下美名。”
知州目光炯炯,環視了在場的每個人,最後目光停留在莊通判的身上,他輕輕拍了拍莊通判的肩膀,讚許道:“好,好主意!就照莊通判說的去做。”
隨即,五百多名難民在官府差役的引領下,踏上了前往牛尚坡的路程。
夏日的陽光下,雖然汗水浸濕了他們的衣裳,但心中卻燃起了希望之火。
而在田園縣,安大人收到上級的指示,迅速行動起來。
他深知時間緊迫,立即安排人手,將難民們的戶籍資料仔細整理,逐一核實無誤後,加蓋了鮮紅的官印,確保每個人都能順利落戶牛尚坡。
幸運的是,正值夏日,山裡野菜茂盛,山貨豐富,朝廷發放的糧食和種子,雖不富裕,但足以幫助難民熬過即將到來的嚴冬。
安大人內心深處,其實有著更為深遠的考量。
他衷心期盼著田園縣的每一個小鎮,每一處村落,都能因為這些新加入的莊稼人而生機勃勃。
在他看來,人口的興旺才是農業和商業發展的源泉,更是國家賦稅的重要保障。
隻有人丁興旺,每年的糧稅征收任務才能順利完成。
相反,如果人口凋零,完成稅收指標隻能是一紙空談。
難民隊伍在差役的引領下,穿越了繁華的十字街頭,兩旁熱火朝天的建築工地映入他們的眼簾。
新店鋪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這無疑給了他們更多的信心。
這裡有著繁盛的商機,山中的土特產一旦售出,換回的將是實實在在的銀兩。
當他們終於抵達牛尚坡,差役與兩村村長以及牛尚坡的幾位老住戶進行了詳細的交接,讓他們自己商討土地分配的問題後便離開了。
這一刻,對於所有人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新的開始。
遠處,張老二默默注視著人群漸行漸遠的背影,轉身對身邊的杜正平感慨道:“還真是少見,這三個月,車水馬龍見得多了,這樣大規模的人群遷徙還是第一次。”
“叔,我看這些都是逃難過來的難民,咱們這裡以後怕是要熱鬨起來了。”
杜正平一邊搭話,一邊手中碼放青磚的動作依舊麻利而精準。
三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逝,一座嶄新的四合院已經拔地而起。
西院外,幾株枝葉扶疏的梧桐樹挺拔而立,為此地增添了幾分雅致。
張鳴一有感於此,將其命名為“怡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