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問是問了,劉德桂那方是同意的。問題在於,劉家那邊是大嫂做主,背後盤算著讓劉德桂晚幾年再娶。”
齊大嫂撇了撇嘴,誰人不知,無非是想讓劉德桂多幫著帶幾年孩子罷了。
在劉家的小小庭院裡,幾個孩子嬉戲的身影穿梭其間,他們年紀尚幼,最大的不過八歲,最小的還在牙牙學語,圍繞在母親膝邊。
劉德桂,這個家中的長子,每日在塵土飛揚的磚瓦廠辛勤工作,汗水換來的每一分錢都毫無保留地投入到這個大家庭中,期盼著弟妹們茁壯成長的那一天,那時他才能真正考慮自己的未來,也許能有個屬於自己的小窩。
村子裡,像劉德桂這樣未分家的兄弟並不少見,但像他家這樣,大嫂似乎有意無意地阻撓他的婚事,卻讓周圍的鄰居議論紛紛。
尤其是齊大嫂,心裡的疙瘩怎麼也解不開。
若非劉德桂的人品有目共睹,誠實可靠,她絕不會輕易同意自己疼愛的小妹嫁入這樣一個複雜的環境。
齊大嫂深知,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更是兩個家庭的結合,稍有不慎,影響的是一生的幸福。
“劉德桂與我都不願此事張揚,擔心一旦被大嫂得知,雙方臉上都無光,所以思量再三,決定找村長出麵調解,或許借助村長的威望,能有些轉機。”
齊大嫂輕聲說道,眉宇間透露出無奈與擔憂。
劉德桂本人雖無懼家中的風波,但對齊麗因這事成為村裡茶餘飯後的談資,卻是憂慮不已。
這份顧慮,正是今日找徐莉雲商議的初衷。
徐莉雲回憶起與劉德桂大嫂那唯一的一次會麵,對方外表溫婉,言行間看不出半點跋扈,實在令人難以相信會有這樣的事。
生活不易,也許是在生活的重壓之下,不得不做出某些選擇吧。
畢竟,一個家庭要養活五個年幼的孩子,經濟上的緊張可想而知。
“我會想辦法打聽的,不用客氣。”
徐莉雲應承下來,心中已有了計較。
齊大嫂正欲離去,耳邊突然傳來徐莉雲的一句關切:“回去可彆因為這事對孩子下手啊?”
這句話讓齊大嫂一時有些錯愕,自己何曾無故責罰過孩子?
當齊大嫂帶著滿腹狐疑回到自家的帳篷,眼前的場景讓她心弦一緊:大兒子正嚴厲監督著小兒子練字,那稚嫩的小手緊緊握著毛筆,眼中含著淚水,小臉蛋上還掛著兩行未乾的淚痕。
見到母親進門,小家夥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眼神中閃過一絲希望。
齊大嫂剛要開口詢問緣由,就被婆婆拉進了旁邊的帳篷。
一番解釋後,齊大嫂才恍然大悟,原來一路上鄉親們的竊竊私語和張娘子的暗示皆因此而來。
不打孩子?
在這個時代,哪家孩子沒挨過打?
一股怒氣湧上心頭,齊大嫂順手抄起牆角的竹棍,徑直走向孩子的帳篷。
小家夥一見母親那嚴肅的神情,嚇得丟下筆,慌忙躲到哥哥身後。
平日裡,哥哥雖然嚴格要求他練習書法,但對他的關愛有加,從不動手。
每當父母發怒,哥哥總是第一個站出來保護他。
此時,齊洋雖然對弟弟的直言不諱有些惱火,但看到弟弟驚恐的模樣,心中不忍,毅然決然擋在弟弟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