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漠北行省(2 / 2)

朱雄英自然也沒有慣著他,當下便回懟道“錢大人,您除了會陰陽怪氣的譏諷外,還會乾什麼?”

用壬被懟的啞口無言。

朱雄英沒有再搭理他,而是繼續說道“皇爺爺,現在我大明境內,水泥路基本已經普及,運輸成本大大降低,之前您從山東和河南都司調去北平的六萬大軍現在還沒有回防,水泥的原材料在草原和北平都能搜集到,磚石也可以從就近的行省調入,三座軍鎮所用花費大概七百萬兩就足矣。”

楊思義的雙手都在顫抖,當下便問道“殿下,三座軍鎮就要七百萬兩,那四座大城呢?遷移百姓呢?這恕老臣萬萬不能接受,國庫是真沒錢啊。”

朱雄英摸了摸自己的額頭,他對這位老大人已經很了解了,當下和他算個賬“揚大人,您算個賬,我大明九邊重鎮,一旦漠北行省建立,那我大明軍費能省下三分之一,還能為我大明多加一大片土地,這筆買賣不虧啊。”

楊思義老神自在,腦子裡飛快的旋轉,隨後搖頭道“不行,您建一個行省的用的銀子都夠整個大明三年的軍費了!”

朱雄英還不死心,諄諄勸導道“楊大人,草原上的資源很豐富,一旦漠北行省成立,咱們大明就能培育自己的戰馬了,牛羊等牲畜就有地方大肆繁育,而且草原上還有很多肥沃的土地,一旦開墾出來,那可是沃野千裡啊!”

楊思義頭也不抬,還是熟悉的兩個字“殿下,咱國庫是真沒錢啊。”

見到眼前油鹽不進的戶部尚書,朱雄英也有些惱怒“我說楊大人,好話都說儘了,您還是不鬆口是吧?”

“沒錢”

朱雄英無語的道“行了,楊大人,您戶部隻需要提供三座軍鎮的花銷就可以,其餘銀兩由本王負責籌措如何?”

楊思義的眼睛瞬間就亮了起來,當下便激動地躬身道“吳王殿下賢德啊,陛下,老臣讚同籌建漠北行省!”

“......”

這下就連朱元璋也有些看不下去了,當即便開口道“你這老匹夫,不讓你拿錢什麼都好!”

前段時間軍備司都是吳王自己出資籌建的,現在想建漠北行省,還讓自己的大孫自己出錢?再說就那個琉璃廠,能有多少錢?就算印銀子,也不可能有上千萬兩啊!

“大孫兒,這可不是個小數目,你自己如何能湊夠?”

麵對皇爺爺的擔憂,朱雄英卻笑著說出自己的想法“皇爺爺,孫兒有一個想法,您知道孫兒曾在開封舉辦過一次招商會,獲益匪淺,孫兒想在漠北行省也舉辦一個招商會。”

想起在開封招商會時的火爆程度,朱元璋至今仍然記憶猶新,但還是問道“這個咱知道,但是你之前在開封能舉辦成功是因為河南獨特的地理位置,但是漠北那個地方那麼偏僻,那些商人會願意跟著你去?”

朱雄英自信一笑,在很多人眼裡,漠北那個地方除了草就是雪山,一毛不值,除了能養些牛羊和戰馬外,沒有任何用處。

但是他可知道,漠北不止有很多適合種糧食的黑土地,還有很多稀缺的礦產資源如銅、鉬、金、銀、鈾、鉛、鋅、稀土、鐵、螢石、磷、煤、石油等等。

一旦開發出來,絕對是穩賺不賠。

“皇爺爺,您有所不知,漠北雖然位置偏僻,但是資源豐富,單說可以培育戰馬,飼養牛羊,就可以吸引一大批人,隻要朝廷願意購買他們飼養的戰馬牛羊,那絕對會有很多商人願意前往,而且漠北是有很多肥沃的土地的,隻要朝廷發布詔令,不管是誰,隻要能夠開墾出來,就歸個人所有,前三年稅收減半,孫兒想會有一大批人自發的湧入草原,這樣不止百姓得了實惠,朝廷也省了一大筆遷移百姓的費用,一舉多得。”

聽了朱雄英的話,群臣都忍不住的點了點頭。

朱元璋見下麵沒有了反對的聲音,當下就拍板道“好,那就這麼定了,籌建漠北行省,吳王為欽差,負責相關事宜,另外魏國公徐達,輔助吳王,一應要求全部允準,務必以最快的時間,建立起漠北行省。”

見到此事已經塵埃落定,呂本等人的臉色如鍋底般黑了下來,這吳王做的可都是實事,每一件做成了都是聲名遠播,如果漠北行省再建成了,那他在朝堂的威望都會直追朱標了,淮王怎麼可能競爭的過?必須要讓淮王做出一番功績來才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