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他與當今聖上蕭玄景乃是同窗密友,情誼深厚。本以為待到蕭玄景登上帝位之後,憑借兩人之間的交情,必定能賜予自己一個一品大員——丞相之職。
然而事與願違,最終隻落得個軍器少監的職位,區區從六品官階而已!如此落差,叫他如何能夠甘心?說好的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呢?
尤其令陳郜憤恨不平的是,那些年紀比他還小的趙念和李寅竟然分彆獲封上騎都尉以及騎都尉之銜,這讓心胸狹隘的陳郜更是妒火中燒。
眼看著曾經與自己親密無間的蕭玄景,如今無論是在朝堂之上還是私底下,對趙念和李寅都是寵愛有加,陳郜心中的憤恨愈發難以抑製。
經過多年的努力和奮鬥,終於在朝堂摸爬滾打了整整十年之後,陳郜憑借著自己的才能和在邊境戰爭中的卓越表現,逐漸嶄露頭角,並立下不少功勳。此時,邊境相對安寧穩定,他也因此得到了應有的回報——升任承宣使一職。
與此同時,趙念和李寅也因其功績卓著,從上柱國晉升為正一品侯爵以及正一品鎮國大將軍。那個時候,李家、趙家的五位兄弟姐妹以及後來崛起的元家公子元嵩可謂聲名顯赫、如日中天。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家又湧現出一名天才少年李響,年僅八歲就踏入軍營,曆經風雨征程,戰功彪炳,與其他三人一同被譽為“八柱國將軍”的領軍人物,從未嘗過敗績。
當陳郜得知這個消息時,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憤恨之情。除了當時尚年幼的李響之外,其餘七人均獲得了豐厚的賞賜和榮譽,而自己卻似乎被遺忘在角落裡。
這種不公平待遇讓他心生怨恨,從此走上了背叛之路,開始與敵人暗中勾結。
然而,命運總是充滿戲劇性。正當陳郜與邯蚩人在並州秘密會麵時,不幸被李子晏撞個正著。李子晏作為李寅之子,不僅才智過人,而且深知其中利害關係。
陳郜深知李子晏的身份背景,對他的出現感到既憤恨又無奈。因為他明白,李子晏就像他的父親李寅一樣聰慧機敏,自己的陰謀恐怕難以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