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沈嫻醒來就詢問談判的地方。
本來兩國政事與她無關,但夜梁和大楚兩軍對陣時有她在場,那大戰也是因為她的身份而沒能打起來。
如果沒有她,那大楚就隻有蘇折一個人,等將來載入史冊以後,難免讓後人笑話他們以多欺少。
雖然沈嫻昨晚表現得不卑不亢,夜梁皇帝也不懼多她一個,便讓她來參加和談。
一張桌上,上座坐著夜梁皇帝,對麵坐著一排夜梁大臣。沈嫻去時,蘇折單獨坐在另一排,一人對這麼多人,也是氣定神閒。
夜梁那邊開出了條件,原本是要大楚割讓五座城池作為和談條件,並且換回大楚將軍秦如涼的命。
但是後來,大楚先行發動偷襲,對夜梁不利。好在夜梁又俘虜了大楚的一位鎮南將軍,現在又以鎮南將軍為籌碼,把五座城池增加到七座。
夜梁大臣們擺開陣勢,大有“談得來就談、談不來就開打”的架勢。
要是真談崩了,大楚和夜梁徹底爆發戰爭,那蘇折和沈嫻約莫也不能活著回去了。
夜梁態度強硬,蘇折不置可否,隻淡淡道:“靜嫻公主奉命來接大將軍回京,現在可否讓我們見一見大將軍是否安好。”
夜梁大臣道1;148471591054062:“隻要你簽下契約書,自會讓你見。”
蘇折道:“做買賣也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先驗貨怎麼交錢?”
夜梁大臣毫不退讓,就先交錢還是先交貨一事,竟也能博古論今,展開一番理解的討論。
沈嫻實在很不能理解,這麼通俗易懂的一件事,非得要搞得如此深奧晦澀嗎?
這樣討論下去,三天三夜都辯不完。
這幫大臣到底是來和談的還是來搗亂的?
蘇折思路清晰,條件明確,要先見到俘虜,再談其他。
這俘虜現在有兩個,既然趙天啟的命也被當做了籌碼,理應檢查一下趙天啟是否還活著。
沈嫻道:“隻是見一見俘虜,這個要求應該還不過分吧。本來俘虜就是作為和談的其中一樣條件,現在夜梁卻不肯讓我們見,不是我們沒誠心,而是夜梁無誠意。”
“我們說他們還活著就還活著。”
“那我不親眼看見,要是簽了契約才發現他們奄奄一息隻剩最後一口氣救不回來了怎麼辦?”
夜梁皇帝揉了揉眉心,顯然也被那通博古論今搞得有點不耐煩,問:“靜嫻公主是想在這裡見,還是去地牢裡見?”
沈嫻淡淡道:“把人提到這裡多麻煩,不如我往牢裡走一趟。”
牢裡的情況怎樣,她要是不親眼看見,還不知道這幫大臣怎麼粉飾。
真要是情況太糟糕,也可作為討價還價的說辭。
大楚隻願歸還當初從夜梁那裡拿走的三座城,現在倒好,不僅五座城夜梁不乾了,還獅子大開口要七座。
沈嫻現在唯一想的就是待會兒怎麼討價還價。
她隻想讓蘇折擺脫這兩難的局麵,最好能用三座城池談下來。
雖然希望十分渺茫,但還是要儘力一試。
夜梁皇帝道:“那暫且就先到這裡,來人,帶靜嫻公主和使臣往地牢裡走一趟。”
沈嫻禮道:“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