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沒有精力再去學很多的專業。
而茅廬緣法所傳“導引”之術,並無具體的名稱,隻以“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為要,又有九式練法,分為:
“龍導”、“虎引”、“熊經”;
“龜咽”、“燕飛”、“蛇屈”;
“鳥伸”、“虎據”、“兔驚”。
焦平依法習練之,導氣引體,吹呴吐納,使呼吸運動與肢體運動兩相結合,共同推動著修行的進展。
“導引”之術,其實就是“煉精”之術。
“煉精”之術與“化氣”之術兩相結合,才是完整的“煉精化氣”。
而“精”是什麼?
精就是血,所以“煉精化氣”,就需要肉殼能量和精氣精華的供養。
有了“煉精”之術相輔,焦平的“化氣”進度一下子,就大大加快了許多。
他依法日夜用功,勤練不輟。
不久後,即先後完成了“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兩經的經脈改造,將其順利化為“靈脈”。
對於“手陽明大腸經”的修行,亦有幾句歌訣可以用來概括形容:
手陽明穴起商陽,二間三間合穀藏,陽溪偏曆曆溫溜,下廉上廉三裡長。
曲池肘髎迎五裡,臂臑肩髃巨骨起,天鼎浮突接禾髎,終以迎香二十止。
而“通經”進度之所以能這麼快,除了有“導引”神通的神妙相輔之外,更還有著靈氣屬性相助之故。
不同行屬的靈氣,亦有著不同特性。
水行靈氣主生發、潤澤萬物,與金、火行這類主殺伐的不同。
水行雖在具體對敵上會弱了一些,但在道行積累和養身方麵,卻有獨特優勢。
而這種優勢,對於通經是有利的。
身體的生物本能,對於水行靈氣融入是歡迎的、知道有好處的、甚至渴望的。
而不似金火兩行一般,是帶著警惕抗拒的,就像手碰火馬上會自動收縮一樣。
而經脈被打通,成功將其改造成為“靈脈”後,接下來就能引入天地靈氣化為體內法力,在經脈之中營運行氣了。
賴此相助,接下來“通經”的進程,便會大大的加快,並且是越通越快了。